註冊 / 登入
講座紀錄

雲林縣虎尾鎮林森路一段488-1號

05-6337155

週一至週六 09:00-21:00 週日 09:00-18:00 (假日營業時間)

智基科技開發股份有限公司雲林分公司附設私立志光法商短期補習班虎尾分班-府教社二字第101062421042號

高普考考取心得

112年 高普考 一般民政 增額雙榜-傅O晴-苗栗數位學院

112年 高普考 一般民政 增額雙榜-傅O晴-苗栗數位學院

高普考增額雙榜

#一般民政#高考(三級)#普考

點閱:

 一、準備考試的背景說明
本來是讀私立大學的外語學系畢業,因為疫情還有各種考量後決定不走相關科系的出路了,對未來出路暫時沒有想法的情況下,與家人商量決定畢業後全職準備國考一年。

二、選擇志光數位學院的原因
由於是非本科系,我覺得要自己掌握課程內容會消耗太多時間,查了一下網路推薦的師資幾乎都在志光就決定去報名了。
而選擇視訊班的原因是因為不想花費通勤時間去面授班,而且我自認沒有很好的自制力,待在家裡看函授很會分心想睡覺,乾脆就去補習班看影片。再來就是我的底子很差,需要重複觀看課程熟悉內容,若當天課程真的有點吃不消,都可以休息一下再繼續課程,不會因為面授一直勉強自己聽下去而吸收不了後面的課程。

三、各科準備技巧
我本來是報一般行政高考的班級,發現高手太多且競爭激烈,一年考取可能很困難,發現一般民政錄取率比較高,只要穩穩拿分幾乎都可以上,11月買了地治的課程改考一般民政。而明年刪考科的消息出來後,決定今年至少要上普考,明年再繼續拚高考。這次考試有很多臨時抱佛腳準備方法,參考看看就好。

1.國文
沒讀,作文從以前就不太會寫,聽說篇幅會影響分數,所以考前就策略要把8頁都寫好寫滿,下筆前有先思考一下題目能寫出什麼有意義的東西,然後創造一個起承轉合的故事寫完它。

2.民刑總(113刪考科)
(1)民總上袁翟(林政豪)老師,老師教的蠻淺顯易懂的,但我覺得法科申論好難,後面就放棄這科了,筆記整理完後就沒有再去複習。
(2)刑總是上艾倫(陳廷瑋)老師,老師會把自己的工作經驗結合課程內容,讓你對重點更有印象,但這科也是跟著民總一起被我放棄了。
考前翻了總複習考古題解題講義,大概了解一下寫什麼東西出來可能可以拿個幾分。

3.法學知識與英文
(1)法緒有上完正課,總複習沒上,上完正課後完全沒複習,所以幾乎沒印象有什麼考試重點。
(2)憲法有上完正課和總複習,總複習課程筆記蠻有用的,考前我只看老師提醒的重點,考試也有考出來,拿一分是一分。
(3)英文吃老本,但高考的單字我真的看不懂,不過閱讀測驗都蠻簡單的,考試時可以認真讀一下拿分。

4.行政學
這科選擇補習班提供的行政學老師課程,因為網路上說這位行政學老師的課講的比較深入,可以增加申論的深度就選了,老師上課把理論的來龍去脈解釋的蠻好的,回去有不懂的地方再看一次影片都能理解,上課時也會幫你勾常考的主題,然後上課會一直放冷箭我覺得很好笑。但我後來主攻普考,就沒有把課本讀得很熟練申論

選擇題準備:
普考選擇題是拿分的關鍵!!準備方式一定要刷題,我是把志光出版社出版的陳真(王毓仁)老師出的行政學百分百選擇題寫完一遍,這本書題目前面會先有重點整理,讀完我就馬上刷題,常考的題型記住,冷門的我就放棄了,我覺得考試一定會有我不會的題目,沒看過的題目就讓他去。我認為章節的核心概念有掌握住,大部分的題目都能靠理解選出答案,比如NPM有什麼重點概念,然後寫題目時也要理解選項錯在哪,可以順便強化概念確認自己到底懂不懂。
申論的部分我只有考前看老師總複習的板書還有考古題解題,我覺得雖然沒準備申論,但如果能寫出一些重點至少能拿分,然後就三段式論法把篇幅盡量擴大到至少一頁半。

5.行政法
這科我一樣後來只準備選擇題,上的是補習班提供的行政法老師課程,老師上課真的蠻好笑,大笑的同時會讓你很好記住重點概念,給的板書資源內容也很豐富,我重看了兩遍還是三遍才比較理解課程並且能融會貫通。我通常一天連續兩堂課,一開始老師的課紮實到三個小時就讓我吃不消,需要狠狠的休息才能繼續下堂課,後來重看一遍理解的部分就快轉聽過當複習,不熟的就慢下來重新理解一次,至於板書我起初都很認真抄,但後來覺得我抄得很慢很浪費時間就都用買的,而且我覺得老師給的板書有些比較像補充申論的資料,我比較喜歡讀完再自己整理重點。

選擇題準備:
志光出版社出的行政法百分百選擇題,我覺得裡面那個法條附錄很好用,重點會加粗讓你留意,旁邊空間也比較大好作筆記,我直接拆下來只讀那些。我刷題的方法是讀完一章節就馬上寫題目(ex:讀完訴願法就寫訴願法的章節),從裡面抓常考的題目或那種改一個字很討厭的題型,寫完再重讀一遍法條把重點和常錯的特別再標記起來。我覺得這個方法是我很後面才發現背法條比較有效的方式,讀法條很無聊一定要做題目才會熟悉,希望這個方法對大家有用!

申論題準備:
考前忘記帶解題書來翻看看能怎麼寫,看到超長的題目我真的不知道從何下手,開始動手抄題目,把我上課有聽到的詞彙全部寫上去,考完就知道我這科不可能有分了,成績出來也確實只有1分...(甚至111地特課都沒上完還有拿7分),雖然知道沒救了但我那節下課還是很冷靜的去看下一堂科目,想說考前能看到多少拿多少分。

6.地方政府與政治
這科我是上子雲(劉逸中)老師的課,老師上完一個段落都會整理申論的大標出來,而且老師的板書超整齊看得很舒服,我複習大概就只看上課的板書,老師也說這科不需要投入太多時間,算是一個整合科目,政治學、行政學、行政法學過的東西都可以在這科目裡面發現可以套用的東西。

選擇題準備:
我後來覺得來不及準備就先去看近五年考古題都考什麼,寫完發現地方制度法真的考很多,若其他法太多來不及看的話地方制度法是考前一定要細讀的。

申論準備:

  1.  
  1. 我是看志光出版社出的「地方政府與政治(含地方自治概要)秒速記憶」解題書,選擇題都有寫完(幾乎都是地方制度法),申論有打很多星星的部分比較認真看,我覺得要批判的東西都差不多,黑金政治、區域發展不均、自治監督等等都是很常考的題目,選罷法是老師說很重要的主題,但我沒讀好就放棄不讀了,結果還真的考出來,我只把我上課有印象的東西寫上去,甚至有寫錯,最後只拿10分,但起碼有拿到分數,不會寫真的不要害怕。把你有的東西寫給老師看就對了。

7.政治學
這科是我最喜歡也花最久時間準備的科目,我選的是韋伯(吳宗翰)老師的課,我覺得理解這堂課的內容很有趣,不知不覺就花最多時間在政治學,正課我有重複上兩遍,第二遍用兩倍速一次看3堂,這樣可以更快連貫上課內容,雖然我都只拿基本分數,但我覺得老師不只教了課程內容,還指導學生如何有效率的讀書和教會我怎麼寫申論。

選擇題準備:
只寫近5年考題,然後我考前把老師做的遊戲「記憶王」刷完,我有花錢買無限體力,讀不下書沒事就在玩,就當放輕鬆玩遊戲順便複習重點概念。

申論準備:
考前我只看老師說必考的幾個章節,考前每題都認真讀過,看到題目當下把有印象的東西稍微整理一下就下標寫題目,幾乎都有拿到15分基本分。

8.公共政策(113刪考科)
放棄這科沒上課,考前看總複習發的考古解題就上去寫了,不會寫都至少有寫一面半,有一題老師可能剛好寫的方向對了拿了蠻高分才有機會沾到高考。

四、時間準備要領
1. 跟課期:
我最開始一天排兩堂一樣的課,我覺得同樣的課比較能連貫,然後最多再複習1~2個小時我就無法專心了,這階段我只有跟課加搞懂上課內容,若有預習應該蠻有用的,可以比較知道老師講解的內容,但我要搞懂老師在說什麼就夠耗時了沒有餘力預習,還記得剛上行政法的時候我覺得課本寫的是中文但我真的看不懂。一天專注的時間大約是6~7個小時,剩下的時間就會去做自己喜歡的事。

2. 複習期:
課程陸陸續續結束後,進入到複習階段的期間我開始無法專心,自己讀跟老師上課的感覺差蠻多的,發現讀不下去後我就把行政法和政治學拿來重看,每天專注的時間變得少之又少,想放棄的想法一直湧出,虛度了很多時間,5月時覺得現在放棄的時間點很尷尬,也就剩兩個月考試了,之後再找工作也沒差多少時間,還是該全力去面對考試。

3. 衝刺期:
振作後決定力拼普考,我一樣是一天讀一科,策略是行政法和行政學選擇題一定要拿好分數,強迫自己百分百每天寫至少100頁,考前才把這兩本寫完。政治學就快速重聽老師的課程+複習上課筆記,確定我都懂概念後就讀解題書,一開始我會抄幾題練練申論,但覺得蠻耗費時間的就只用看的。地治也是看上課筆記懂概念後讀解題書。

五、給學弟妹們的提醒
1. 考古題一定要寫
讀完這些後寫考古題選擇的分數都跟我實際考出來的成績差不多,也可以找到出題方向。

2. 申論勇敢寫
我考前沒有給老師改過我的申論,完全不知道自己申論到底寫的如何,而大學時期寫過的申論五根手指數得出來,我只知道要上考場了我就要在時間內回答老師問的,把我懂的寫上去擴充篇幅,有寫有分,每一分都是上榜的關鍵,成績單給我血淋淋的回饋有0分也有24分,我只能說你永遠不知道閱卷老師喜歡怎樣的答案,把你所學心血寫給老師看就對了。

3.保持勇於挑戰的心態
這場考試不輕鬆,但也不是無法攻略成功。保持好的心態去面對你覺得困難的科目,學會了一點就鼓勵自己又進步了一些,這些進步帶來的自信都是你繼續準備考試的動力。


六、最感謝的人
我比較幸運,很感謝父母親都支持我全職準備考試,還有個去年就上榜的好友不斷鼓勵我,在我想放棄時能給予我適當的建議,沒有他們我很難堅持考完這場考試。
 

上一則:

下一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