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年高考一般行政-張○-榜首-羅東志光數位學院
我覺得「溫故」非常重要,因為高考要考的東西太多太多了,已上榜的朋友曾跟我分享過高考比的是誰忘得少,所以我一直秉持著學過的內容絕對不能忘記,對我來說「複習」真的非常重要。
在準備考試沒多久後,我先報名初等考練筆,沒想到初等先上榜了,雖然很高興,卻也打亂我的讀書計畫,那一年的高考前我被安排受訓,可想而知那年的高考成績非常不理想。在經過兩年邊工作邊讀書的模式後我才順利上榜。
老師將艱澀難懂的審計先用生活中的例子講解一遍後再帶入審計觀念,瞬間茅塞頓開,而且上課畫的紅筆及螢光筆是老師用心整理出來的重點,再配上大太陽一起背誦,審計這科絕對不會是拖油瓶。
在準備考試的這兩年,常常念書遇到瓶頸的時候,我就會把之前收藏學長姐的上榜心得文翻出來看,希望能從中得到一些指引的方向,我也祝福各位迷茫的考生能找到最適合自己的讀書方式,成功上岸! |
我覺得「溫故」非常重要,因為高考要考的東西太多太多了,已上榜的朋友曾跟我分享過高考比的是誰忘得少,所以我一直秉持著學過的內容絕對不能忘記,對我來說「複習」真的非常重要。
112年-普考-交通技術-張O禎-逢甲志光數位學院
我在各科的準備方式上大同小異,就是上完課再把教材仔細的讀熟,熟讀之後才開始練考古題,各科涉獵的教材大致上就是課本加一本解題書搭配著讀。我不太擅長做跳躍性思考,曾經試著學前輩從直接練習考古題下手,但我發現,在對各科的架構、概念不熟悉的狀態下,直接從考古題的切入,我很難抓到重點,變成只是背誦片段的內容,對融會貫通毫無幫助。後來,我只好依照「書呆子」模式,用最土法煉鋼的讀書方法,就是上課認真吸收、絕對不滑手機,複習時再把課本架構、內容讀到精熟,一旦讀到精熟後,看到考古題自然就會有答案在腦中浮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