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年 高普考雙榜 商業行政 洪○偉 志光數位學院高雄旗艦店
這路走來真的不容易,最後分享我這一年半的心得,就是『還在努力中的事,就不叫失敗』,共勉之。
一、個人背景簡介
本身非教育體系背景,但有少部分相關,高職為幼保系,大學為嬰幼兒保育系,畢業後在公幼服務數年,因職涯規劃想轉往行政缺,於是在家人建議下,報名志光數位學院教育行政加強班的線上超級函授課程。有幸在讀書規劃階段中,按部就班剛好就花了一年半時間,考上公務人員高普考教育行政雙榜。
二、選擇志光數位學院原因
因為姐姐們當初都是選擇在志光數位學院補習,也都有順利考取到高普考,因此聽從她們的建議,到就近的補習班諮詢,櫃檯人員也給予選擇類組的建議,並分析每年報名及錄取人數的比例,提供適合的方案,於是我選擇在下班空閒之餘,也能在家線上函授加強班的方案,後來發現邊上班邊讀書的生活狀態,上課進度會跟不完,於是毅然決然決定辭職當全職考生準備應考。
三、專業科目攻略
若是一次同時準備高普考,就以準備高考的科目來準備即可,在行政法、比較教育、教育行政學、教育心理學、教育哲學、教育測驗與統計中,切忌每科都不能放棄,但不用每科都是強項,要找出自己的優勢,了解自己相當重要!
以我自己舉例,我容易花更多時間讀喜歡、擅長的科目,如教育心理學、教育統計,而花較少時間讀教育行政學、比較教育,建議可以以一週為單位,定期檢視自己花在各科目的時間,以及各科熟悉程度,去調整下週的讀書安排及進度。
四、推薦授課師資
我最喜歡行政法的林清老師,老師上課講解法條詳細且用心,以平易近人之口吻,不厭其煩教導學生,具有教育愛和熱忱的人生導師。
教育測驗與統計的吳迪老師,幽默風趣的教學風格,讓枯燥乏味的統計相當有趣,從最頭痛的類科變成最喜愛的類科,是課程結束還會想念的老師。
還有教育哲學老師,老師系統性思維歸納模糊抽象的教育哲學領域,使課程架構清晰易懂,也會融入許多當代背景及近期議題。
五、科目用書分享
一年半的準備我全程都使用志光數位學院的課程教材,並沒有額外添購其他參考書籍,只要把課程教材看熟,其實就已經相當足夠!但是凡事不能不求甚解,對於老師講課、書本內容若有不清楚的地方,就可以多加利用解惑王APP課業提問,或是直接請教估狗大神,但對於網路上知識真假需有辨識度。
六、讀書規劃安排
以一年半的讀書規劃來說,前期約一年的完整跟課進度。上完課後期,約半年總複習及練考古題。雖然我是該年度班後段12月才報名,開始跟課時有些科目已上了快一半的課堂數,但仍是照著自己的讀書進度節奏,一天看一堂課,或是一週上五堂課,來安排自己的課堂進度,除此之外,也須留時間進行課後複習和整理筆記。
七、筆記的重要性
若是讀書進度拉到一年以上的考生,基本上都需要做筆記,不是做老師上課寫的筆記,而是做屬於自己看得懂、好閱讀的筆記,筆記不用繁雜、美觀,但一定要架構清晰、用字淺顯易懂,因為做筆記的意義,是要留給一年後上完課程的自己看的,另外也強烈建議,作筆記時記得要附上相對應的課本頁數,並適時貼上該章節的標籤,增加往後找答案的便利性。
八、給學弟妹的鼓勵
每日讀書作息的養成,需要長時間的堅持,循序漸進養成習慣相當重要,讀書無法一蹴可及,一開始沒辦法馬上上緊發條很正常,不用給自己過大的壓力,而透過定期檢視讀書狀態,必定會看見自己的學習和成長,完成每日進度也能有效降低焦慮和壓力,相信自己,並做足充分的準備,預祝學弟妹們,下一次考試必將旗開得勝、金榜題名。
這路走來真的不容易,最後分享我這一年半的心得,就是『還在努力中的事,就不叫失敗』,共勉之。
在高中學測考完後由於討厭數學喜愛歷史在完全沒有考慮未來能從事什麼職業的情形下填了歷史系,在大學過了快樂的四年,但到了大四下學期發現自己沒有一技之長,除了餐飲業外好像沒有其他職業可以選擇,看到身邊歷史系的朋友在準備公職考試,就毅然決然的也踏上這條路。
選擇離家近、方便的志光數位學院,課程預約以小時為單位,具有彈性能自由安排上課時間、覓食休息沉澱時間,其中又有運輸黃金師資——劉奇老師,從運輸學到交通政策,每一科皆能突出重點,條理清晰,細致入微,課程內容相當豐富,老師不怕加課,只怕趕不上高雄往台北的末班車。在這一年裡,每日作息正常睡飽到班上課,全神貫注於課堂上,課後回家再整理出屬於自己的筆記,由於我喜歡把筆記做得非常假掰浮誇後才會放過自己讀下一章節,花費非常多的時間,但也因付出許多心力在筆記上,後期複習時皆能事半功倍同時也看著自己的筆記獲得許多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