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冊 / 登入
講座紀錄

台中市龍井區臺灣大道五段43之3號

04-36017728

週一至週六 09:00-21:00 週日 09:00-18:00 (假日營業時間)

智基科技開發股份有限公司附設臺中市私立新志光文理短期補習班東大分班-中市教社字第1070020324號

高普考考取心得

112年-普考-一般行政-張O涵-逢甲志光數位學院

112年-普考-一般行政-張O涵-逢甲志光數位學院

#一般行政#高考三級#普考

點閱:

一、備考背景
大學時讀企管系,大三升大四暑假也去過企業實習,我明白像跑業務這種工作不適合我,我比較喜歡事務性質的工作再加上父母也都曾是公務人員,所以我也產生了想試試看的念頭,就選擇了和企管不相關的一般行政類科。
之所以會選擇視訊班首先是考量到面授班地點,來回往返會耗費許多時間;再加上我喜歡視訊班能按自己的速度看課,例如老師說話速度較慢可以倍速觀看或能隨時暫停下來記重點或重聽,也能依照自己的狀態來自由安排上課時間。各種原因考量下選擇視訊班更能符合我的需求。
二、各科準備方式
(一)國文:今年的考試首次不考公文,國文配分變成選擇(20%)及作文(80%),由於國文範圍過於廣泛,所以國文課程我全部都有聽,上課聽老師提點的重點。但是準備專業科目就占了大部分時間,國文部分我沒花什麼時間在這,憑藉著以前寫作文的經驗應付。國考作文即使沒有寫得很好,但是篇幅夠再加上沒有離題,閱卷老師至少會給予一半以上的分數。
(二)法學知識與英文:
1、法緒:法緒的範圍很廣泛,陳老師會將重點準備好,每堂上課都會抄筆記,每題都會每個選項都詳細講解,常考的考點也會提醒做特別記號。再加上老師上課獨有的幽默方式,寫考題時腦海裡都會自動出現老師的聲音。只要跟著老師的步調,基本上不會有太大問題。
2、憲法:憲法近年來關於大法官解釋和憲判字越考越細,除了老師列出的考點之外,內文也要記得看,那些內容違反哪些原則,這些要記得看熟。聽懂老師上課內容再加上多做考題,就能應付。
3、英文:英文範圍也是廣泛而我沒什麼時間準備,所以課程並沒有看完,就是平時盡量多記幾個單字。
 (三)行政學:行政學陳老師,老師上課會舉很多例子講解概念,不容易記憶的標題也會給口訣方便記憶聯想。除了課本之外,我還有另外買老師出的題庫書行政學百分百,勤做考古題加上理解老師講解的內容。
(四)行政法:行政法陳老師會把重要法條都帶過一次來講解,有新的重要判字或新修正的法條也都會補充。行政法法條考很細,所以要特別注意時間、數字等,這些特別容易考,還有釋字也要特別注意。行政法我一樣有買題庫書行政法百分百,常常看法條、多做考古題與瞭解上課內容。
 (五)公共管理:公管的部分有些內容和大學時學過的課程類似,所以比較容易聯想。公管內容很多都很瑣碎,利用口訣把大標記熟,內文用自己的話去寫,標題有寫出來就能拿到基本分數。
 (六)政治學:政治學是我最陌生也是感到最吃力的科目,所以我也花了很多時間在這,老師除了課本上的內容,也會補充很多背景以及爭點是什麼,上課也會挑幾個題 目解題,教我們怎麼解題。每次上完一堂課都覺得腦袋快爆炸,但是老師的每句話都是重點,你覺得是單純只是老師在聊天的往往是考試都要寫出來的重點。
三、備考心得:
每個人的讀書方法都不一樣,我個人會做讀書規劃表,先抓幾個月看完課本一遍,再規劃每周進度,看完所訂複習範圍後配合題庫書做題目,錯的或新題型就把詳解精讀,每周檢視進度適時做調整。如果讀書進度沒有落後提早唸完,也可以犒賞自己一下,出門遊玩或看個電影、吃個好吃的放鬆一下,畢竟不像學校期中或期末考,這是一場長期戰,所以適時的放鬆也是很重要的。考前的兩個月當作衝刺期課本上的重點都要再瀏覽過,考古題反覆錯的部分也要再注意,利用這兩個月快速記憶,申論題大標拼命的背起來,能背多少是多少。法條部份多翻幾遍,注意考前是否有修正或新出的判字。
近年來雖然有考古題的出題比例下降的趨勢,但是我覺得做題庫還是有必要的因為考古題可以抓出一些重要考點有可能是你看課本時忽略的。有些新題型是考古題的變化題型,如果有做考古題就能選出選項,而且有做考古題就能降低答錯基本題型的機率,因此勤做考古題還是很重要的。
再來我建議多少要還是要動一下,雖然考試科目很多所以明白沒有什麼時間,但是準備考試一定會有壓力,加上整天都坐在書桌前,長期下來身體會搞壞的,不一定要做什麼激烈的運動,慢跑、走路或簡單伸展運動都行,像我到補習班的來回路程就用走路的,一趟約20分鐘來回就40分鐘,走路當中可以醒醒腦或者回想課程內容、背法條、大標題又或者放空也行,又同時可以達到運動的效果。
在準備的過程中肯定會有覺得辛苦的時候,尤其是考前兩個月焦慮、痛苦的感覺一定會很強烈,像老師說的一樣迷信一點也沒關係,耶穌抑或廟裡的神明都可以路過多拜拜或者多做好事扶老婆婆過馬路等等,不要做壞事。天助自助人助,祝福大家都能達成目標。

上一則:

下一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