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年 地方政府五等特考 五等 一般行政 林○璋 鳳山志光數位學院
想當初我備考的時候,其實家中並不覺得我會考上,甚至懷疑我沒有用心讀書。而我總會想起老師生病還硬是撐著上了半堂,最後還要一直加堂只是要幫大家把課程上的更詳盡更完善。就像我認真地讀書但其實沒人看得到,而我無需爭辯只求做到好,生命總會在某一天,給你的努力有一個公正的回報。
一、成為大學生後,隨著畢業時間越來越近,對於畢業後該何去何從也感到迷茫,看著周遭同學有的準備碩士,有的早已開始投履歷,只剩我還不知道自己要做什麼,所幸在家人建議下,認為踏入公職或許是對未來的一個保障,因此踏上國考之路。然而要考什麼類別一開始著實讓我傷透腦筋,聽聞廉政相較於其他職系較為輕鬆,唯一缺點便是招考人數過少且許多法律系學生一同競爭,但既然選擇了國考之路,就不得半途而廢。
經上網比較多家補習班後及家人的推薦下,雖然本身非法律系相關畢業,仍帶著破釜沉舟的意志邁入志光大門。由於準備時還在讀大學,無法時常往來補習班,於是採用在家觀看的「超級函授」雲端課程,上課時間較為彈性,聽不懂的部分也可以倒回去,不必擔心漏東漏西,最適合我這種初學者使用。
二、以下是我準備科目的方式:
國文: 國文一向是我的弱科,尤其公文是我踏入國考所新接觸的部分,常常分不清公文專有名詞的差異性,多虧林老師的教導,以系統式的教學,加上大量案例的輔助,讓我得以克服難關。除此之外,我會購買參考書來練習試題,錯的部分除了訂正外,還要了解「為何答案是這個?」。最後便是海量式的練習,每天起碼要求自己寫歷屆試題2~3回以及限制測驗時間,避免想答案過久,在家就要先模擬考場的時間與解題的速度。
公民:國考的公民近似於高中公民加強版,由於我高中公民還不錯,所以花費時間不長,頂多買書局的公民參考書來複習,最主要的還是要多加練習。而公民常考的多以心理學、法學、政治學、經濟學居多。心理學的部分,常考的就是不同學者的理論配對,而考生對於學者理論須記得很熟。法學則是民法、刑法、行政法、訴訟法等,這部分我會搭配法學大意一起讀。政治學比較複雜的便是各個時期主要的政策,最好自己要會畫表格。經濟學的部分,常考的便是供給與需求的適用與圖型。
英文:除了歷屆試題多做及多背單字外,平常也要養成看英文文章的習慣,諸如CNN、BBC的報導,藉此練習看英文題目的速度,才不會一上考場覺得「卡卡的」。
法學大意:法學大意的類型包山包海,有民法、刑法、行政法、訴訟法等,除了透過看課來打好基礎外,我也有購買志光出版的參考書來讀,而我會推薦陳老師的參考書,因為內容會整理出題目以及應用的法條,除了參考書的內容熟讀外,讀書的順序我會依照憲法、行政法、民法、刑法,最後是訴訟法。當然歷屆試題一定要做,而這次有幸可以考到98分的佳績。
公務員法大意:公務員法的內容紛雜繁複,再加之近年來常修法,變動性高,但該科授課老師郭老師會講解不同公務員法常考的重點外,還會加上最新的修法以及函釋,只要按照老師的步驟,很快就會對公務員法上手。除此之外,最新的時事問題也要關注,因為很有可能考試就會從時事出來。公務員法歷屆試題相對其他初等考試較少,但是仍然要練習,因為考試題目會有重複的情況出現,所以不容小覷。
三、我準備廉政的時間從大四畢業到隔年1月考上,大概將近半年多左右。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也不短,因為國考之路如一場馬拉松,稍有懈怠便會被別人超過,當然放鬆的心情也是很重要的,平常就要訓練自己模擬考場的情況,只要相信沒有什麼是自己辦不到的,就能突破那荊棘成為美麗耀眼的玫瑰,解鎖那不簡單的成就。
想當初我備考的時候,其實家中並不覺得我會考上,甚至懷疑我沒有用心讀書。而我總會想起老師生病還硬是撐著上了半堂,最後還要一直加堂只是要幫大家把課程上的更詳盡更完善。就像我認真地讀書但其實沒人看得到,而我無需爭辯只求做到好,生命總會在某一天,給你的努力有一個公正的回報。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考取是欲達成的目標,師資、教材與環境就是最重要的工具。相較於自學,選擇報名補習班能夠提供豐富的課程與老師,直接分析考點、重點式的教學,並且給予上課的教室環境集中學習。其中我會選擇志光數位學院的原因在於其提供的強大師資與完整的課程,行政法有陳治宇老師,現行考銓制度有郭老師與韋恩老師皆可以選擇,幾乎每個科目都有提供雙師資,可以針對個人學習風格選擇適合自己的老師。志光數位學院的教室環境整齊明亮、設備完整,同時亦提供場地能夠到教室自習,會遠比自己在家裡讀書還要專注認真。
休息是為了走更長遠的路,不要把自己繃得太緊,只有先蹲下才能跳得更高。感謝志光的課程安排,使我能按部就班的準備,給我上榜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