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年 地方政府四等特考 正取002(竹苗區)會計-謝O瑀(應屆考取)-竹北志光數位學院
我畢業於臺北大學金融與合作經營學系,因為本身個性較為內向,傾向於做文書處理工作,因此決定要準備考取薪水和待遇皆屬穩定的公職工作。 選擇志光超級函授的原因,當初聽我媽媽說志光是補教界很有名的老招牌,就報名了志光。另外,因為函授課程比起面授彈性更大,因此我選擇超級函授。
背景
逢甲大學會計系畢業,於大四報名了志光數位學院視訊年度班課程,當初報名原因是覺得志光在課程規劃,及上課制度都有一套完整程序,讓學員在報名時就了解可享受的資源有哪些,原本以為自己花一年有辦法考上,後來因大四準備時間不夠多,導致後來沒有時間複習,因此畢業那年高普考落榜,又報名了一次視訊年度班全職準備考試,半年後順利考上地方特考。
各科準備方式
國文
國文包含作文、公文及測驗,作文是我的弱項,因此在考試前一天會稍微看一下別人寫的文章,記下實用的成語或詩詞,讓我在考試時得以使用。
公文的部分就是把課程上完記下公文格式,並在考試用紙上練習幾次,練習時錯誤的地方特別注意
考試時不能犯錯。
最後測驗的部分,範圍很廣,因此沒有特別上課及準備。
法學知識與英文
包含憲法、法緒及英文,因為我當初的目標是高考,因此重心都放在專業科目,共同科目花的時間比較少,因此只有憲法上過幾堂課,法緒跟英文沒有特別上課或複習,如果時間夠多的話還是把憲法讀一下比較好,憲法相對法緒跟英文範圍較小,考題比較好掌握。
中級會計學
我是上文呈老師的課,老師的教法很用心,讓第一次學會計的人都能聽懂,上課聽懂之後要勤複習,我會約一到兩個月就回頭把教過的題目算過一次,熟練的題目可以跳過,但還不熟悉的題目就會以蓋住解答的方式在腦海中想過一次,有複習才不會忘記,複習越多次一定會越來越熟悉。
成本與管理會計
蕭靖老師的課也很用心,上課會不斷補充曾經出現過的考古題出題方式,課本內也有英文出題的經典研究所考題,不管考什麼考試都可以用蕭靖的這套課程搞定,且老師題目講解也很清楚,不用怕上課聽不懂,此科我的讀書方式跟中會類似,不斷反覆練習課本例題,此外,還會將課本上所使用到的公式另外寫在筆記上,考試前的下課把筆記拿出來複習,以免考試中忘記公式無法解題。
審計學
金老師將每一號審計公報重點都彙總成了一面板書,除了確實地將老師所要求的筆記都做好,還需要多花時間背起來,申論題才寫得出來,我的讀法是在每一堂上課前一定會把前面幾堂應該抄好的筆記寫好,因為時間過越久,筆記可能會做的越不確實,接著經常去翻它、讀它,我不會用一兩個小時坐在書桌前看著筆記硬背,而是透過不斷閱讀的方式記憶,久了越唸越熟就會背起來了,但要記得讀熟了以後就要把筆記遮起來背一次,確保在考試時寫申論題不會寫不出來,除了筆記之外,課本內容也需要經常去複習,老師很厲害的地方就是會把所有重點都畫線起來,所以在複習的時候就只需要去看那些畫線起來的部分,減少時間上不必要的浪費。
政府會計
張旭老師很了解考試應該怎麼讀才能考上,我還記得老師第一堂課就先教我們讀書方法,最讓我印象深刻且在考試準備過程中,持續使用的就是「堆疊式記憶法」,透過不斷複習的方式讓自己不會忘記,影響我後來每一科的準備方式都是如此,政會我的準備方式是,把可能會考的文字背誦的申論題,另外抄在筆記上,同審計學一樣不斷反覆讀它後背起來,其他可能出的分錄題,就是像中會、成會那樣把答案蓋起來,腦海裡想過一次答案,但重點都是要不斷複習,才能將這些內容確實記起來。
感想
準備考試的過程很辛苦,我在備考期間遇到迷茫、怠惰時,都想著「明年不想再過同樣辛苦的日子」,而拾起書本繼續讀,能堅持到底的人才能走上成功的道路,要相信自己一定能考上,並且找到對的方法讀書後,上榜就離你不遠了。
我們常說,國考不是考誰讀得多,而是考誰忘得少,我常認為國考考的不是誰最會讀書、誰的知識量最高,而是考誰最有決心、最能堅持目標努力向其邁進,當然,考試不是只要你努力就能考上的,多少包含了一點運氣成份在,但不努力的話就會連上榜的機會都沒有,加油!
我畢業於臺北大學金融與合作經營學系,因為本身個性較為內向,傾向於做文書處理工作,因此決定要準備考取薪水和待遇皆屬穩定的公職工作。 選擇志光超級函授的原因,當初聽我媽媽說志光是補教界很有名的老招牌,就報名了志光。另外,因為函授課程比起面授彈性更大,因此我選擇超級函授。
我畢業於國立大學英語學系,報考公職動機係因一直以來憧憬能夠進入司法機關工作,加上公職年資可以累計,因此打算選取自己相對有把握的一般行政考科,先進入公職部門學習職場技能以及了解環境。本次有幸雙榜錄取 (113地特四等一般行政第二名、114初等考上榜),分享一些我的考試及讀書心得,希望能幫助到書海掙扎的考生。由於在報名地方特考前已參加過司法特考三等考試,深感全申論題考試的壓力及準備負擔,加上自身對選擇題較有把握,因此將目標設定為四等和初等考。
110年 地方政府四等特考 四等 農業行政 廖O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