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田水利署】月薪3.8萬起 提前準備就趁現在
活動時間:2025/03/31 00:00 至 2025/04/30 21:00止
活動摘要:
農委會農田水利署招考新進職員(又稱水利會招考、農水署招考、水利署招考),農田水利會民國109年收歸國有,改制成為「農田水利署」公務機關,人事制度將採雙軌制運作,即機關內人員採公務人員及水利會人員雙軌並存。水利署應考資格門檻低,只要高中職以上,不分男女皆可報考,因採不定期招考,往水利會前進吧!
最新考情
農田水利署資格限制
共同資格條件》
1.國籍:具中華民國國籍。
2.性別:不拘。
3.年齡:已屆 65 歲屆齡退休年齡者,若經錄取依規定亦不予進用。
學經歷限制》
灌溉工程人員 |
公立或立案之私立職業學校或高級中學以上學校具下列相當院、系、科、組、所、學位學程、類科畢業。 1.公立或立案之私立專科以上學校或符合教育部採認規定之國外專科以上學校土木工程、土木及水利工程、土木與水資源工程、土木與生態工程、土木與環境工程、土木與防災、土木與防災工程、土木工程與防災科技、土木與工程資訊、工程科學及海洋工程、資源工程、公共工程、水土保持、水土保持技術、水利工程、水利工程與資源保育、水利及海洋工程、水資源及環境工程、生物環境系統工程、交通工程與管理學系工程組、地球科學、地質、地質科學、防災科技、環境與防災設計、坡地防災及水資源工程、河海工程、建築、建築工程、建築及都市計畫、建築及都市設計、建築設計、環境設計、軍事工程、海洋、海洋科學、海洋環境、海洋環境資訊、海洋環境工程、航空測量、造園景觀、景觀、景觀建築、景觀設計、景觀設計與管理、景觀與遊憩、景觀與遊憩管理、測量、農業土木工程、農業工程、營建工程、營建管理、營建科技、營建工程與管理、營建技術與管理、環境工程、環境工程與管理、環境與安全衛生工程、環境科學、灌溉工程、地震與防災工程、海洋系工程組、動力機械工程、造船工程、農業工程系水利組、機械工程、機械與自動化工程、機械與電腦輔助工程、機械與機電工程、機電工程、公共工程系土木組、水文科學、地球與環境科學、森林學系水土保持組、環境工程與科學、能源與資源工程、工業設計系建築工程組、都市發展與建築、建築與室內設計、空間設計、建築與文化資產保存、建築與古蹟維護、建築與城鄉、土地資源、土壤、自然資源管理、海洋環境及工程、森林、森林暨自然保育、森林環境暨資源、植物、植物科學、園藝、資源保育、農企業管理技術、農業經濟、農藝、農園生產技術、環境工程衛生各院、系、組、所、學位學程。 |
灌溉管理人員 |
公立或立案之私立職業學校或高級中學以上學校畢業,且具下列資格之一者: |
一般行政人員 |
公立或立案之私立職業學校或高級中學以上學校畢業。 |
應屆畢業生於報名時尚未取得畢業(學位)證書者,暫准報名,應於報名截止以前上傳「應屆畢業生暫准報名申請表」(至甄試專區下載),並於該申請表貼附蓋有最後一學期註冊戳記之學生證正、反面影本,以憑審查;如學生證已改為「晶片卡」或結合「悠遊卡」功能者,請加附學校開立之在學證明。
有下列各款情事之一者,不得應試》
-
動員戡亂時期終止後,曾犯內亂、外患罪,經有罪判決確定,或通緝有案尚未結案。
-
曾服公務、農田水利會職務、灌溉管理組織職務或其他職務有貪污行為,經有罪判決確定,或通緝有案尚未結案。
3.褫奪公權尚未復權。
4.受監護或輔助宣告,尚未撤銷。
農田水利署分設「臺北」、「臺中」、「高雄」及「花蓮」4 個考區同時舉辦,應考人應於報名時選定考區應試,報名截止後不得以任何理由要求更改。試區詳細地址、位置圖及交通路線圖及試場分配情形、其他應公布事項,於考前10天公告於甄試網站,應考人可至甄試專區查詢,並直接由專區列印,不另行郵寄書面通知書。
考試介紹
農田水利會改制為公務機關在2020年7月2日立法院臨時會三讀通過,於同年10月1日揭牌成立『農田水利署』,農田水利法同日施行,農田水利會正式改制升格為公務機關。
農田水利會改制後為確保水利會現有員工權利,規劃與原任職務等級相當方式,繼續進用原水利會現有人員,員工將採取公務體制和水利會體制雙軌制,公務人員會擔任農業水資源開發和重大工程辦理事項,執行水質污染取締業務。
過去各地農田水利會約5年啟動一次聯合徵才,農田水利會新進人員考試因應擴大灌區以及確實執行取締,農委會修訂「農田水利會人事管理規則」,2020年10月招考為農田水利會收歸國有後,首次由農委會直接舉辦的水利會新進人員招考,增訂灌溉人員須有任職農田水利事業工作經驗,或修習灌溉相關課程等學經歷,才具報考資格。第二次招考於2022年8月舉辦,考試名稱改為『灌溉管理組織新進農田水利事業人員甄試』。
考試科目
農田水利署考試科目,題型分選擇題型及非選擇題型
農田水利署考試科目分為共同科目及專業科目,共同科目2科、專業科目2科,共計4科,題型除共同科目二為選擇題外,其餘皆包含選擇題及非選擇題。
括號內百分比係該科目佔甄試成績權重,共同科目-「農田水利概論與相關法規」中之相關法規包括:農田水利法、農田水利法施行細則、農田灌溉排水管理辦法、灌溉管理組織設置辦法、水利法、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法等。
共同科目》
各類組 |
1.公文與法學緒論(15%) |
專業科目》
一般行政 |
資訊組 |
1.程式設計概要(35%) |
行政組 |
1.行政法概要(35%) |
|
會計組 |
1.會計學概要(35%) |
|
地政組 |
1.土地登記概要(35%) |
|
法制組 |
1.民法及民事訴訟法概要(35%) |
|
灌溉工程人員 |
1.渠道水力學概要(35%) |
|
灌溉管理人員 |
灌溉管理組 |
1.農業概論(35%) |
機電組 |
1.水閘門機電概要(35%) |
|
水質組 |
1.灌溉水質採樣與檢驗概要(35%) |
薪資福利
農田水利署薪水待遇
農田水利署薪水約38,000元(本薪加上專業加給),升遷制度比照公務人員,隨著工作年資,薪水會跟著增加,而升等則須通過升等訓練,有出缺就能升等,因大多數參照公務人員制度,薪資、福利皆受到保障。
農田水利人員分為一等、二等、三等(相當於公務人員普考),一等為最高階,三等則是基層職員,農田水利人員又分為五類,分別為「輔佐人員」、「灌溉管理人員」、「灌溉工程人員」、「一般行政人員」及「兼任主管人員」,各等級人員任用應符合該職位最低起薪級及資歷任用。
1.甄試錄取進用人員,試用期滿後,應於原進用之管理處任職滿6年(以上均含試用期間)後始得商調至其他管理處。如中途離職者,嗣後欲回任管理處,亦應先於原進用之管理處,補滿任職年限後,始得任職於其他管理處。
2.備取人員應俟各類科正取人員分發進用完畢後,如有因故未報到或報到後離職者,即由各管理處依備取人員甄試成績依序遞補進用。備取人員於榜示之日起 6 個月內未被管理處通知進用者,即喪失其備取資格,不再予以分發進用。
3.錄取人員報到後,應依「農田水利事業人員人事管理辦法」先行試用6個月;試用期滿成績及格者,予以正式進用,正式進用後其試用期間之年資得併入服務年資採計。
農田水利署新進職員一切福利與保障皆比照公務人員,享有婚喪喜慶、生育補助及子女教育補助,周休二日;另外,水利會全台有17個分會及1個聯合會,考試採分會報名、分會錄取進用,所以考生在報名時可自由選擇自己想要的上班地點,不像公務員錄取後等待分發,因此水利署被稱為是「真正的錢多、事少、離家近的工作」。
結婚補助 |
2個月薪資 |
生育補助 |
2個月薪資 |
喪葬補助 |
依規定標準補助,3~5個月薪資 |
子女教育補助 |
依規定標準補助,最高35,800元 |
急難貸款 |
住院、醫護、喪葬、災害等,最高60萬元 |
*本表僅提供參考,實際福利待遇以分發報到之機關核算為準。
農田水利署工作內容
農田水利法公布施行後,17個農田水利會改制為17個灌溉管理組織,進用人員,試用期滿後,應於原進用之灌溉管理組織任職期滿後,始得商調至其他灌溉管理組織。如中途離職者,嗣後欲回任之人員,亦應先於原進用之灌溉管理組織,補滿任職年限後,始得任職於其他灌溉管理組織。
類科 |
工作性質 |
|
一般行政 |
資訊組 |
撰寫公務統計報表系統、灌溉水質監視系統及實際用水量等灌溉管理資訊系統處理。 |
行政組 |
負責農田水利署內一般性、日常性的工作,處理事務文書、檔案業務、出納業務、公文收發、倉庫管理、物料採購等工作。 |
|
地政組 |
辦理土地勘查、協議、土地徵收地價、地上物查估、計算補償費等業務。 |
|
會計組 |
財源的籌措、預算的擬定、預算的執行、決算的查核,綜理各項會計業務,管理機關內部經費等事項。 |
|
灌溉工程人員 |
1.工務組:做發包、主辦工程、測量設計或是其他工程相關事務。 |
|
灌溉管理人員 |
灌溉管理組 |
擬訂灌溉實施前之配水計劃、操作水路分水、調節水量、處理水利糾紛、取締盜水及破壞水利設施,督導掌水工與水利小組之工作、巡視灌溉設施、擬具養護歲修計劃等。 |
機電組 |
1.電機設備的維護、電力系統的規劃、水電設計與監工。 |
|
水質組 |
灌溉水質相關監視作業。 |
※工作內容以實際分發單位規定為準。
農田水利署錄取進用人員,試用期滿後,應於原進用之管理處任職滿 6 年(以上均含試用期間)後始得商調至其他管理處。如中途離職者,嗣後欲回任管理處,亦應先於原進用之管理處,補滿任職年限後,始得任職於其他管理處。
農田水利署主要工作分為三大類,分別為行政人員、工程人員與灌溉管理人員,行政類依不同組別分別負責處理事務文書、土地勘查、各項會計業務、撰寫公務統計報表系統等,工程人員依不同組別負責主辦工程、監工等工作。灌溉管理人員依不同組別,負責擬訂灌溉實施前之配水計劃、電機設備的維護等。
改制後的農田水利署將辦理的三大工作:
1.加強農田水利建設,運用智慧科技提高用水效率。
2.落實執行公權力,即時處置灌溉用水遭受汙染事件,保障農作物生產安全。
3.擴大灌溉服務農民,以因地制宜,逐步提供精準的灌溉服務,讓所有需要灌溉的農民,都可以享受到政府的服務。
雙效學習
![]()
|
考取見證
---跟著考取學員的腳步 你也可以輕鬆考取---蔣O㚬優秀考取
|
繳費方式與門市位置
![]() |
![]() |
繳費方式 | 門市位置 |
我要諮詢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