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年普考-客家事務行政-曾O偉-狀元-林口志光數位學院
自從兩年前決定報考客家事務行政類科,毅然決然辭去原本正職工作轉任兼職,因為並非法政背景相關科系畢業,也沒有修過相關課程學分,擔心直接上課會跟不上課程進度,因此先以1年時間自修補強相關課程基礎知識,並仔細比較各補教業者歷年所釋出的線上試聽資源,最後我評估志光體系相關課程最符合我的需求。原本想要報名面授班,但是因為疫情的緣故,決定改報名超級函授;它可以在我下班時間無限次循環聽課,免去人與人間的接觸是超級函授最大的優勢!
一、背景 |
自從兩年前決定報考客家事務行政類科,毅然決然辭去原本正職工作轉任兼職,因為並非法政背景相關科系畢業,也沒有修過相關課程學分,擔心直接上課會跟不上課程進度,因此先以1年時間自修補強相關課程基礎知識,並仔細比較各補教業者歷年所釋出的線上試聽資源,最後我評估志光體系相關課程最符合我的需求。原本想要報名面授班,但是因為疫情的緣故,決定改報名超級函授;它可以在我下班時間無限次循環聽課,免去人與人間的接觸是超級函授最大的優勢!
社會行政的每一個考科都有許多不同理論,每一個理論都要熟記分辨清楚,而考古題、實務經驗及社會趨勢都是相當重要的,若是沒有實務經驗,就參考老師上課分享的內容,這些對申論都相當有幫助。
我在各科的準備方式上大同小異,就是上完課再把教材仔細的讀熟,熟讀之後才開始練考古題,各科涉獵的教材大致上就是課本加一本解題書搭配著讀。我不太擅長做跳躍性思考,曾經試著學前輩從直接練習考古題下手,但我發現,在對各科的架構、概念不熟悉的狀態下,直接從考古題的切入,我很難抓到重點,變成只是背誦片段的內容,對融會貫通毫無幫助。後來,我只好依照「書呆子」模式,用最土法煉鋼的讀書方法,就是上課認真吸收、絕對不滑手機,複習時再把課本架構、內容讀到精熟,一旦讀到精熟後,看到考古題自然就會有答案在腦中浮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