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年 高普考 雙榜 衛生行政 林○妤-岡山志光數位學院
因為我並非公衛本科生,因此從一開始就不打算自己讀,而是選擇補習班。由於疫情的關係,不想外出與人接觸,也想省下往返補習班的通勤時間,便選擇金榜函授,在家線上觀看課程影片,也更有彈性空間來分配自己的讀書時間。 準備方法 我是在109年8月辭掉工作,全心準備國考,因為本土疫情爆發的關係高普考延後了三個月,很幸運的只準備一年多一點的時間就上榜。以下分享我的準備方法,希望可以幫上其他考生。
一、準備動機
我大學就讀於東海大學社會學系,父母親以及家中長輩大部分都是公務人員,我在大三那年開始警覺到未來將要從事甚麼工作的問題,由於在社會學系所學習的是思考、理論以及宏觀的角度看待事情,也許是從小的耳濡目染,還有我的個性喜歡穩定規律,抑或是大環境下新鮮人大部分都待遇不佳等,總總的因素,使我想準備公職考試,為我的未來負責,於是我在大三那年報名了志光數位學院的社會行政考取班。雖然我就讀相關科系,但畢竟參加國家考試非常不簡單,對於行政法、公文、社會工作等我沒接觸過的科目來說,自己讀可能會一個頭兩個大,何況高考要考的科目又那麼多,因此得藉由補習班的幫助,才能讓自己事半功倍。由於當時還在上大學,所以我選擇了志光數位學院的視訊課程能自己安排時間,能配合自己讀書的節奏。
二、各科準備方法
行政法:因為沒有法律背景,需要花較多心力,要特別注重法條內容、法律專業用語,還有大法官解釋都是考試常出現的重點,一開始對行政法一竅不通的我,還好有陳治宇老師的用心教導及超重要的筆記,加上勤練考古題,讓我漸漸地對行政法這科越來越有信心,分數也進步不少。
社會學:注意社會生活中熱門的議題,多看社論或新聞,多元角度思考問題。
社會政策以及社會福利服務:這兩科可以一起準備,不只要讀課本上的理論、概念,還可以多注意新聞還有行政院近幾年的重大政策,都是對自己在答題方面的利器。
社會工作:注意社會工作中各個理論的特性及差異並活用,試著套進實務內容,還有個案、團體、社區工作的不同也是考試常考的重點。
社會研究法:這科題目比較固定,要掌握好考古題的出題模式。
總而言之,在準備的過程中,一定要多練習歷屆考古題且將錯誤的地方做好筆記,用自己好理解的方式作簡單的筆記,以利之後複習甚至帶進考場讀,還有申論題多練會對上考場的反應很有幫助。
三、心路歷程及給考生的叮嚀
國考這條路走起來說累真的很累,看到身邊的朋友常常出去玩或是有工作時,都會覺得自己很沒用,尤其感覺特別孤單,畢竟大學同學或朋友很少有也要考國考的,有些時候甚至會讀到碰壁的感覺,不知道怎麼樣才能更精進自己的分數或不知道自己的盲點在哪,後來想說報名看看志光的讀書會,透過補習班找尋也是準備相同類科的同學,藉由每周的讀書會時間,練習考古題並分享各自的解答方向,不僅能督促自己要多練習申論更會激發出自己不同的思維模式,增加自己的申論題分數。我永遠記得第一次考試落榜的當下非常失望,差了錄取分數有七分之多,甚至懷疑自己的能力,但後來越挫越勇,打起精神的仔細看我哪科的分數較低,找出需加強的科目,好好改善答題方式並將錯誤的地方銘記在心。還有其實要看你用甚麼心態面對,還記得韋伯老師說「這是一場會考上的考試」,只要你持續對自己打氣,正面思考相信自己所唸的、所準備的一切都是考試會考出來的,且不要讓自己有太大壓力,適時放鬆,該玩的時候玩該認真的時候認真,可以和朋友出門走走,不過回到家之後就要更加倍努力讀書,相信不久後的自己,會對這段時間的自己說聲「做得好」的!
因為我並非公衛本科生,因此從一開始就不打算自己讀,而是選擇補習班。由於疫情的關係,不想外出與人接觸,也想省下往返補習班的通勤時間,便選擇金榜函授,在家線上觀看課程影片,也更有彈性空間來分配自己的讀書時間。 準備方法 我是在109年8月辭掉工作,全心準備國考,因為本土疫情爆發的關係高普考延後了三個月,很幸運的只準備一年多一點的時間就上榜。以下分享我的準備方法,希望可以幫上其他考生。
回想起當初報考公職(一般行政)的契機除了和自己念的研究所科系有關之外,也是基於公職工作上的安定性,但由於公職的競爭相當激烈,因此自己還在念研究所(碩二下)的時候就決定要開始投入準備。
畢業於國立大學大氣系,因為家裡經濟因素,想先找一份穩定的工作,同時又想要有很多下班時間可以追求自己的興趣或著繼續進修,就決定投身公務員。至於選擇資訊處理的原因是因為高考的類科跟我的專業都沒有太大關係,只有電類跟資訊有一兩個科目有學過,而資訊是其中我最有興趣,最好準備,出路也比較好的職系,在各方權衡之下最後決定報名志光數位學院的視訊課程。本人大學畢業後有先全職準備約一年的高普考,於去年考上普考並就職。在專心工作半年之後,於今年4月報名志光數位學院的總複習班(因之前已經上過課程,但想跟一下最近的時事與出題方向就只買總複習班),準備了3個月考上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