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年 高普考雙榜 教育行政 李○庭-羅東志光數位學院
本來以為正確的方向或認為不假思索的方式,可以透過回饋看見自己的不足和更廣的面相,增進自己的能力並改正缺點。我認為可以透過申論題批閱養成練筆的習慣。一開始可能會覺得很窘迫,深怕自己寫的不夠好,但往往我們都輸給了「開始」,只要開始了,就是經驗的累積,後面就會寫得越來越順,即使剛開始只是模仿翻閱資料都沒有關係,但只要開始了你就會不一樣!
每位上榜生,針對自己能夠上榜的經驗,都有自己獨特的見解,就如同每位讀者,都有專屬於自己的哈姆雷特,以下經驗供諸位參考,希望能夠有所幫助,祝諸位早日金榜題名。
一、背景:
在大四時,就曾經參加過國家考試,可惜沒有上榜,後來因經濟因素決定先從軍儲錢。在去年六月份退伍後重新走上國考這條道路,準備好充足的金錢,在備考上就沒有太多的後顧之憂,可以專心準備考試,花了一年一個月的時間成功考取。
二、各科準備方式:
首先不論是哪一科,一個星期至少要看一次,每次至少30分鐘以上,若是專業科目至少兩天看一次 ,每天看一些些勝過一次看很多。
(一)國文
國文考試分成兩部分:一部分為選擇題,一部分為作文,針對選擇題我是吃老本,以及多做考古題應付,作文的部分我是依靠每月定期申論批改,藉由老師批改來找出自己的不足,以及不荒廢自己寫作的靈感。即使經過努力,本人作文還是沒有很大的起伏,滿分80分卻只有40分左右的成績,因此對於國文這科抱持著不要拖後腿的想法去面對,在考試前對於這科我設定的標準為選擇題只能錯一題,作文40分上下。
(二)法學緒論與英文
這一科分三部分:憲法、法學緒論以及英文,各科準備方式如下:
1.憲法:
跟著老師學習憲法基礎,打好根基,在這期間花費兩個月的時間。後續靠著練習選擇題方式,來增強自己的實力,憲法這科主要常考的是法條,尤其是憲法增修條文、基本國策的部分很喜歡出題,以及大法官釋字的內容都要注意。
2.法學緒論:
這科的範圍很廣,但分數占比不多,是我認為所有考科裡CP值最低的。因為法條內容太多,也是我覺得運氣佔比最高,原則上普考法學緒論只有15題,但是包含民法 、刑法、行政法、商事法,以及一些法學常識。所以無法猜測哪邊佔比較多。因此我在上完課程後,靠著刷題來強化自己不會的部分。
3.英文:
英文是我所有科目最弱的一科,因此我沒有多好的建議,除了偶爾看英文單字本、玩英文單字小遊戲外,沒有做太多的努力。結果不出意外,他成了我成績上失分的大宗。
(三)行政學:
這科我認為可以分成兩部分,第一部分是行政學本身的內容,跟著老師上課的進度學習,以及回家複習,大致上應該可以抓到七成到七成五左右的內容,剩下的部分,包含法條及機關業務內容,需要靠刷題的方式來找出相關的脈絡,準備時間我花費九個月上課打基礎,其餘的時間我都是以靠刷題來找出自己不足的部分。
(四)行政法:
這科應該是我所有科目中最強的,我準備方式也很單純。上課、複習以及做題,課堂上建立法學邏輯,回家複習時讓內容不斷重現在腦海裡,最後靠著做題目補強自身較為偏弱的題型,行政法真的靠背多分來獲取高分,準備這科的同時也可以準備法學緒論。
(五)政治學:
政治學是我認為所有科目中最難的一科,可以說是大魔王,它的難點在於申論題,雖然只有兩題,總分也只有50分,但是很有可能得到個位數的分數甚至零分。因此,準備方向建議一定要好好利用每月定期申論批改服務。透過老師的批改,可以了解自己的不足,同時要注意自己寫作的速度,必須練習到一題25分鐘內寫完,選擇題則可以靠上課的內容以及刷題來解決。
三、成績標準分享
努力換成具體的標準,才能夠知道自身努力是否荒廢以及未來努力的方向。
因此我以下面的標準作為每次模擬考、寫考古題的準則。
(一)整體上:
普考分成選擇題370分以及申論題130分,而申論題因為是由老師批改,並不能百分百準確預測分數,能確切掌握分數的只有選擇題,因此對於這部分若能夠答題率高達百分之八十八(326分)以上, 就算申論題僅拿到一半(65分),也有超高機率上榜。
(二)各科標準(選擇題以最多錯題數為標準)
1.國文
(1).選擇題:1題
(2).申論題:至少40分以上
2.法學緒論與英文
(1).兩科的錯題數加總:5題
(2).另一科:6題
3.行政學
(1).選擇題:4題
4.行政法
(1).選擇題:4題
5.政治學
(1).選擇題:2題
(2).申論題:兩題加總25分以上
四、其他建議:
1.生理:
國考是條漫長的路途,因此自身的健康要照顧好,要養成良好的生活作息,偶爾可以放鬆心情出去走走,多運動。盡量避免在考試前突然生病,造成自身無法發揮全力去面對考試,讓這段時間的努力白白浪費了。
2.心理:
在考上前這段時間心理壓力會與日俱增,除了自身外,身邊人的眼光也是壓力來源。因此我是建議在考上前除了幾個比較重要的親人之外,盡量不要讓其他人知道自己在準備考試,以減少來自外界的壓力。至於自我壓力的調適,就要靠自身的努力,我本身是靠聽音樂的方式釋放壓力放鬆情緒,最後再次祝各位考生都能金榜題名。
【要相信這是一場可以考上的考試】
本來以為正確的方向或認為不假思索的方式,可以透過回饋看見自己的不足和更廣的面相,增進自己的能力並改正缺點。我認為可以透過申論題批閱養成練筆的習慣。一開始可能會覺得很窘迫,深怕自己寫的不夠好,但往往我們都輸給了「開始」,只要開始了,就是經驗的累積,後面就會寫得越來越順,即使剛開始只是模仿翻閱資料都沒有關係,但只要開始了你就會不一樣!
大學畢業一年多,曾懷有執教鞭的夢想並取得教師證,後因教甄缺額過少因而投入國考,選擇初等的原因在於,已經畢業一段時間了才決定國考,希望能快速上榜先有一份穩定的工作。
國立科大畢業,最初想到到本科系畢業出路有限,且學校附近剛好有志光數位學院,考慮到職涯發展以及各類別的專業科目及錄取率,最終選擇地政作為考試目標。 總備考時程約一年半,畢業前一邊忙畢業專題及學校課業一邊照進度看課並複習,畢業後全職在家備考,高普考放榜後則是重新調整唸書方式,最後一個月停止看課,讀總複習與自己寫的筆記,重複複習,最終在本次地特三等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