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年地方政府三等特考商業行政-江○銘-鳳山志光數位學院
在大學主修國際貿易,畢業之後對於未來有點茫然,除了等待當兵之外,也在思考著我的下一步要怎麼走,家人建議我可以去考看看國家考試,當個穩定的公務員。在這個物價飛漲的年代,公務員是一個蠻不錯的選擇,於是毅然決然投身國考,但是因為自己個性的關係不想造成家裡經濟負擔,我一路上都是半工半讀,於是便開啟了我的國考之旅。
一、準備動機
我大學就讀於東海大學社會學系,父母親以及家中長輩大部分都是公務人員,我在大三那年開始警覺到未來將要從事甚麼工作的問題,由於在社會學系所學習的是思考、理論以及宏觀的角度看待事情,也許是從小的耳濡目染,還有我的個性喜歡穩定規律,抑或是大環境下新鮮人大部分都待遇不佳等,總總的因素,使我想準備公職考試,為我的未來負責,於是我在大三那年報名了志光數位學院的社會行政考取班。雖然我就讀相關科系,但畢竟參加國家考試非常不簡單,對於行政法、公文、社會工作等我沒接觸過的科目來說,自己讀可能會一個頭兩個大,何況高考要考的科目又那麼多,因此得藉由補習班的幫助,才能讓自己事半功倍。由於當時還在上大學,所以我選擇了志光數位學院的視訊課程能自己安排時間,能配合自己讀書的節奏。
二、各科準備方法
行政法:因為沒有法律背景,需要花較多心力,要特別注重法條內容、法律專業用語,還有大法官解釋都是考試常出現的重點,一開始對行政法一竅不通的我,還好有陳治宇老師的用心教導及超重要的筆記,加上勤練考古題,讓我漸漸地對行政法這科越來越有信心,分數也進步不少。
社會學:注意社會生活中熱門的議題,多看社論或新聞,多元角度思考問題。
社會政策以及社會福利服務:這兩科可以一起準備,不只要讀課本上的理論、概念,還可以多注意新聞還有行政院近幾年的重大政策,都是對自己在答題方面的利器。
社會工作:注意社會工作中各個理論的特性及差異並活用,試著套進實務內容,還有個案、團體、社區工作的不同也是考試常考的重點。
社會研究法:這科題目比較固定,要掌握好考古題的出題模式。
總而言之,在準備的過程中,一定要多練習歷屆考古題且將錯誤的地方做好筆記,用自己好理解的方式作簡單的筆記,以利之後複習甚至帶進考場讀,還有申論題多練會對上考場的反應很有幫助。
三、心路歷程及給考生的叮嚀
國考這條路走起來說累真的很累,看到身邊的朋友常常出去玩或是有工作時,都會覺得自己很沒用,尤其感覺特別孤單,畢竟大學同學或朋友很少有也要考國考的,有些時候甚至會讀到碰壁的感覺,不知道怎麼樣才能更精進自己的分數或不知道自己的盲點在哪,後來想說報名看看志光的讀書會,透過補習班找尋也是準備相同類科的同學,藉由每周的讀書會時間,練習考古題並分享各自的解答方向,不僅能督促自己要多練習申論更會激發出自己不同的思維模式,增加自己的申論題分數。我永遠記得第一次考試落榜的當下非常失望,差了錄取分數有七分之多,甚至懷疑自己的能力,但後來越挫越勇,打起精神的仔細看我哪科的分數較低,找出需加強的科目,好好改善答題方式並將錯誤的地方銘記在心。還有其實要看你用甚麼心態面對,還記得韋伯老師說「這是一場會考上的考試」,只要你持續對自己打氣,正面思考相信自己所唸的、所準備的一切都是考試會考出來的,且不要讓自己有太大壓力,適時放鬆,該玩的時候玩該認真的時候認真,可以和朋友出門走走,不過回到家之後就要更加倍努力讀書,相信不久後的自己,會對這段時間的自己說聲「做得好」的!
在大學主修國際貿易,畢業之後對於未來有點茫然,除了等待當兵之外,也在思考著我的下一步要怎麼走,家人建議我可以去考看看國家考試,當個穩定的公務員。在這個物價飛漲的年代,公務員是一個蠻不錯的選擇,於是毅然決然投身國考,但是因為自己個性的關係不想造成家裡經濟負擔,我一路上都是半工半讀,於是便開啟了我的國考之旅。
111年-地方政府四等特考四等-農業技術-江0誠-逢甲志光數位學院
非本科系畢業,原本在公職補習班工作,後來經朋友介紹後,轉職當房仲,在當房仲時,發現自己對土地方面很有興趣,便在111年7月底辭職開始全職準備地政考試,111年12月時報考了地特三等-地政類科,考後因為存款所剩不多,又到一間私人企業工作,開始邊工作邊準備,直到112年3月放榜後,與錄取分數落差9分,在男友的鼓勵下,毅然辭去私人企業的工作,開始全職準備,最後順利考取112年高考-地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