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年 普考 經建行政-李O庭-南崁志光數位學院
本身是經濟系,經建行政的考科與大學所學相關程度蠻高的,所以選擇經建行政類科。我大四開始準備(108高普考),準備約一年半左右,後來先去找了份工作,因為工作要周六要加班,且覺得沒有發展性,對工作環境與薪水也不太滿意,做大約四個月後離職,再度轉回國考跑道。
一、準備動機
我大學就讀於東海大學社會學系,父母親以及家中長輩大部分都是公務人員,我在大三那年開始警覺到未來將要從事甚麼工作的問題,由於在社會學系所學習的是思考、理論以及宏觀的角度看待事情,也許是從小的耳濡目染,還有我的個性喜歡穩定規律,抑或是大環境下新鮮人大部分都待遇不佳等,總總的因素,使我想準備公職考試,為我的未來負責,於是我在大三那年報名了志光數位學院的社會行政考取班。雖然我就讀相關科系,但畢竟參加國家考試非常不簡單,對於行政法、公文、社會工作等我沒接觸過的科目來說,自己讀可能會一個頭兩個大,何況高考要考的科目又那麼多,因此得藉由補習班的幫助,才能讓自己事半功倍。由於當時還在上大學,所以我選擇了志光數位學院的視訊課程能自己安排時間,能配合自己讀書的節奏。
二、各科準備方法
行政法:因為沒有法律背景,需要花較多心力,要特別注重法條內容、法律專業用語,還有大法官解釋都是考試常出現的重點,一開始對行政法一竅不通的我,還好有陳治宇老師的用心教導及超重要的筆記,加上勤練考古題,讓我漸漸地對行政法這科越來越有信心,分數也進步不少。
社會學:注意社會生活中熱門的議題,多看社論或新聞,多元角度思考問題。
社會政策以及社會福利服務:這兩科可以一起準備,不只要讀課本上的理論、概念,還可以多注意新聞還有行政院近幾年的重大政策,都是對自己在答題方面的利器。
社會工作:注意社會工作中各個理論的特性及差異並活用,試著套進實務內容,還有個案、團體、社區工作的不同也是考試常考的重點。
社會研究法:這科題目比較固定,要掌握好考古題的出題模式。
總而言之,在準備的過程中,一定要多練習歷屆考古題且將錯誤的地方做好筆記,用自己好理解的方式作簡單的筆記,以利之後複習甚至帶進考場讀,還有申論題多練會對上考場的反應很有幫助。
三、心路歷程及給考生的叮嚀
國考這條路走起來說累真的很累,看到身邊的朋友常常出去玩或是有工作時,都會覺得自己很沒用,尤其感覺特別孤單,畢竟大學同學或朋友很少有也要考國考的,有些時候甚至會讀到碰壁的感覺,不知道怎麼樣才能更精進自己的分數或不知道自己的盲點在哪,後來想說報名看看志光的讀書會,透過補習班找尋也是準備相同類科的同學,藉由每周的讀書會時間,練習考古題並分享各自的解答方向,不僅能督促自己要多練習申論更會激發出自己不同的思維模式,增加自己的申論題分數。我永遠記得第一次考試落榜的當下非常失望,差了錄取分數有七分之多,甚至懷疑自己的能力,但後來越挫越勇,打起精神的仔細看我哪科的分數較低,找出需加強的科目,好好改善答題方式並將錯誤的地方銘記在心。還有其實要看你用甚麼心態面對,還記得韋伯老師說「這是一場會考上的考試」,只要你持續對自己打氣,正面思考相信自己所唸的、所準備的一切都是考試會考出來的,且不要讓自己有太大壓力,適時放鬆,該玩的時候玩該認真的時候認真,可以和朋友出門走走,不過回到家之後就要更加倍努力讀書,相信不久後的自己,會對這段時間的自己說聲「做得好」的!
本身是經濟系,經建行政的考科與大學所學相關程度蠻高的,所以選擇經建行政類科。我大四開始準備(108高普考),準備約一年半左右,後來先去找了份工作,因為工作要周六要加班,且覺得沒有發展性,對工作環境與薪水也不太滿意,做大約四個月後離職,再度轉回國考跑道。
「現在的努力,是為了選擇自己想要的生活」 準備國考的這條路上,可能會很孤單很辛苦,有時候也會不想讀書,但千萬不要忘記當時決定要開始的初心,把備考期想成是不想要的生活,努力堅持過完之後才能成為真正自己想要到,也因為現在所付出的努力,才能成就以後想要的生活。
考場上沒有一個人是敢說讀完書的,遇到不擅長沒看過的題目也只能硬著頭皮寫答案,每個人都是一樣的,遇到困難不要害怕,總是要試試看才知道問題在哪裡,祝福每個認真讀書的考生都能順利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