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年高普考交通技術(雙榜)-岡山志光考取學員
因為個人興趣的關係,大學選擇就讀交通管理相關科系。原本的志向是鐵路運輸相關產業,也曾經到台鐵實習過;不過,大四畢業時,應考普考交通技術和台鐵營運人員、應徵高雄捷運與高鐵等均未能獲得錄取。送別高雄市區的地面鐵路後,開始認真考慮未來方向時,由於還是想要有份和自己興趣及所學相關的工作,而且公職本來也是所就讀科系之一大出路,因此決定再次挑戰高普考交通技術類科。
我是105年普考會計上榜,106年進入公職上班,當初會選志光數位學院是因為對我來說彈性比較高,我不是一個可以在家讀書的人,所以周末幾乎都安排在數位學院上課,進入公職上班之後,依然繼續準備考取更高職等。
我認真準備期間是109-110年,我的行程很固定,為了不讓自己有偷懶的念頭,平日下班就是到公司附近K書中心讀到晚上9-10點,周末在數位學院或是K書中心,讀書時間大概是早上9點到晚上5點,回到家幾乎就是休息,如果還有力氣我會拿比較輕鬆的科目起來讀。
為了強迫自己專注,所以準備考試期間(2-7月)沒帶手機在身上,雖然一開始有點不便,大概1-2周就習慣,也在當時建立讀書習慣,110年疫情爆發只能在家讀書的日子也是盡可能遠離電子產品。
因為是在職考試,時間比較不充裕,共同科目的部分沒有特別準備,而是加強自己的專業科目。下面分享我的各科準備技巧:
中級會計學
大學畢業有上過郝強老師面授班課程,所以是用他的課本在準備,沒有多算題目,就是把老師課本的題目練熟不死記,會計基礎觀念很重要,題目算錯一定是有觀念不熟造成,要學會自問自答,知道各章節會怎麼考,將課本題目練熟。
成本管理會計
我用蕭靖老師的課本搭配題庫,將各章節的公式統整,每次複習先看公式,然後把上次錯的題目算過一遍和練習老師畫七顆星星的範例題,再開始讀新進度,到後期只看公式就開始練習題庫題目。
審計學
我有重新購買課程,因為公報已經新增太多,一樣選擇金永勝老師,這科就是跟著老師的腳步,老師說哪裡要背就是努力把它背起來。
會計審計法規
是上張旭老師的課程,先將四個法的架構背起來,再背每條的重點,最後我是把預算法及審計法配合架構逐條背,預算法背起來後可以發現決算法大部分都雷同所以也大致上背完了,因為會計法內容太細所以我只背重點法條。
政府會計
也是張旭老師的課程,公報我沒有逐字背只背重點,然後一直練習分錄,普通公務帳到最後是一張白紙自己從頭到尾練習一遍,特種公務及總會計我有配合考古題讀重點,然後特種基金帳我就沒特別準備。
財政學
這科是我的死穴,但多虧鄭漢老師教學方式讓我能淺顯易懂,基礎財政真的很重要,一開始每堂課我都上的很痛苦,3小時的課程大概要花快6小時才能吸收,每堂課我大概會重複聽1-2遍,不斷重複直到非常熟悉,財政學我只準備到第7章,老師畫20顆星星的地方都會自己重複練習。
因為我是在職考試,所以一開始策略就是盡量把握比較好拿分的科目,於是將六科專業科目分三部分,會計審計法規、政府會計及成本管理會計在第一部分用90分心態在準備,中級會計學及審計學在第二部分用70分心態在準備,最後一部分是財政學是用60分心態準備,所以我會把時間按不同程度去分配,但不管如何都不能放棄任何一科,109年落榜就是因為我財政學申論題直接0分導致的。
公務員考試不是人生最後一哩路,只是其中一個過程,不論上榜或落榜未來都還會有更多的挑戰需要面對和克服,「擇你所愛,愛你所擇」並為自己的選擇負責,既然決定要準備考試,就好好努力,把握時間,不留遺憾。
因為個人興趣的關係,大學選擇就讀交通管理相關科系。原本的志向是鐵路運輸相關產業,也曾經到台鐵實習過;不過,大四畢業時,應考普考交通技術和台鐵營運人員、應徵高雄捷運與高鐵等均未能獲得錄取。送別高雄市區的地面鐵路後,開始認真考慮未來方向時,由於還是想要有份和自己興趣及所學相關的工作,而且公職本來也是所就讀科系之一大出路,因此決定再次挑戰高普考交通技術類科。
109年本科系畢業後即應屆考取社工師證照,而因為社工領域中常常聽聞有回捐的事情發生,所以在畢業找工作時都往公部門為主,秉持著就算累,至少薪水可以拿到應有的,就進入公部門擔任約用人員...
準備考試不是一定要整天都埋頭苦讀,適時地放鬆也是很重要的。要是一直處於精神緊繃的狀態,會很容易感到疲倦而想放棄。準備考試不是一天兩天就能結束的事,步調不快也沒關係,長期維持著有在讀書的狀態才比較好讓自己在正式上場時好好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