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年 高普考 雙榜 財稅行政 葉O君-南崁志光數位學院
喜歡穩定的生活而決定投入國考,而選擇財稅的原因為自己讀的是相關科系,因此考試類科都是在學時有接觸過的東西,就上榜來說相對容易,且該類科也比較具有實務性質。我當時報名的是志光數位學院視訊班,當下詢問發現有學生專案,其中畢業+1專班優惠很適合大四生報名,可以讓我在一年半的時間聽完兩輪課程,聽第一輪時如果有不適應的地方第二輪還可以換老師,教材也會全部換新,而視訊班能夠彈性選擇上課時間,在各個分校只要提前預約都能上課非常方便
一、準備考試的背景說明:
本身是長榮大學土地開發與管理科系畢業,大致上對於地政考試科目有基本的理解,在大四將需要的學分幾乎修完時,陸續有在準備地政的高普考。
二、選擇「志光數位學院」的原因:
我會選擇志光數位學院的視訊方式,因為課程上架後就將可以看的課程先看完,按照補習班的課程進度,最少在考試前一個月還有充足複習及衝刺的時間。我都是先確認科目的堂數,預估在什麼時候能將課程結束,推算我一週到補習班需要看的堂數及時間,再加上一些緩衝的時間,以免有意料之外的事情導致自己無法如期達成。
因為我屬於越晚精神會越好的人,所以我的作息安排較不同,週一到週六是十點才開始讀書,中午過後到補習班上課,達成進度再回家讀書,這種模式能讓我保持清醒。週日則是我的休息時間,能複習上課內容或是拿來背誦法條,有時也會出門走走,通常都是隨著我的讀書計劃做調整。
三、各科目老師教學,帶給我考試上的幫助:
共同科目:
我僅有上憲法及作文的課程。因為憲法有些內容與民法也有相關。韋伯(吳宗翰)老師的憲法堂數不多,課程內容有趣,可以在休息時觀看,壓力也不算太大。學習國考的作文架構、寫作手法就足夠,通常只要文意通順、不離題,就能拿到不錯的成績。國文及英文都是吃老本,或是在閒暇之餘看文章培養自己的語感。我認為在有限的時間內將心力投注在好拿分的科目中是很重要的。
專業科目:
大多科目都是申論題,勢必要學習寫申論的架構,學習作答時切入重點、如何呈現思考的邏輯,也是拿高分的要件。透過大量的寫考古題,能訓練自己手寫、思考速度,也可以找到近幾年常出的題型。我習慣在課本上貼便利貼將老師整理好的架構寫上,不額外做筆記,在讀書時能立刻跟架構連結。課程中老師說考試常考的地方,要馬上記起來。
高考民法除了債篇都有考,普考民法只有考物權篇,物權內容繁雜,有些概念易搞混,需要記憶的條文內容也多,將物權的內容學好就已經成功一半了。其他部分較好理解,重要常考的幾個法條記憶起來,能基礎應用在題目即可。推薦民法(地政)-劉帥翰(劉旻翰)老師的課程,內容偏基礎,不會太艱澀困難,也會介紹許多案例方便理解。
土地法規、土地登記,有時候會出混合題型,必須了解法條的立法理由、目的,及適用對象,在考試中才能避免離題。這個科目雖然要背誦的法條很多,但老師會提供容易記憶的口訣,整理清晰的架構,在記憶及解題時非常有幫助。
不動產估價、土地政策,都是好拿分的科目。不動產估價中記得基礎理論、方法,就能拿到很多分數,通常不會考的很困難。土地政策的題型比較活,需要對土地法有基本理解,能靈活運用且學習如何批判。老師教學風格輕鬆,會給很多口訣方便記憶、介紹很多理論,也會帶領考生一起思考、批判,另外也可以關注與土地時事有關的新聞,都有助於提升批判能力。土地政策也能跟土地利用連結,可以一起做準備。
土地稅法雖然不考,但建議還是要認識基本的法條,因為通常會出現在土地法或土地政策的題目裡。
四、給學弟妹的鼓勵:
準備國考的路程漫長且遙遠,一路走來並不輕鬆,重要的是要有好的心態,運氣也是實力的一部分,好心態會帶動自身的運氣,考試考的不僅是知識,也考驗考生的心態。切記,休息是很重要的,大腦需要適當的休息才能吸收更多的知識,與其坐在書桌前很長時間,不如短時間有效率的吸收知識,才是最佳解。在這裡分享一句支持我很久的話:努力不會背叛自己。備考期間的辛酸只有自己知道,願每個考生都能達到自己的目標。

喜歡穩定的生活而決定投入國考,而選擇財稅的原因為自己讀的是相關科系,因此考試類科都是在學時有接觸過的東西,就上榜來說相對容易,且該類科也比較具有實務性質。我當時報名的是志光數位學院視訊班,當下詢問發現有學生專案,其中畢業+1專班優惠很適合大四生報名,可以讓我在一年半的時間聽完兩輪課程,聽第一輪時如果有不適應的地方第二輪還可以換老師,教材也會全部換新,而視訊班能夠彈性選擇上課時間,在各個分校只要提前預約都能上課非常方便

111年-高普考-經建行政-陳0茹-逢甲志光數位學院

原本是在工廠當總務助理,覺得薪水不高,又沒有好的升遷制度,因此決定投入公職考試。從接觸國考到上榜已有7年之久,中間曾因生小孩與全職帶小孩而陸續中斷2至3年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