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年高普考一般行政-詹○名-志光數位台北旗艦店
雙榜
#高考三級#普考
點閱:
個人背景與報考動機
公館大學中文碩畢,由於沒有修習教程的緣故,起初打算前往補教業任職。106年7月預官退伍後,因緣際會下到公部門擔任約聘職務代理人,再逐步思考未來的方向(深覺在學時沒有太多的規劃……)。後因被代理人續請育嬰假,直到今年初為全職備考而主動離職,有幸在近一年半中累積公務經驗(服役時擔任政戰官,也感受到公務體系與軍職在行政上的不同),「投入國考」開始成為我可能的選項之一。
107年9、10月,機關人事告知所有約聘僱同仁除了「離職儲金」之外,也有勞退新制可做選擇,然而在制度的轉換上利弊互見。那天在會議室看著資深的約聘僱同仁為個人的權益努力爭取,但機關人事、主計也受限於法規以及程序,且細部的規劃也不甚明確,最後無法充分的回應同仁的疑問。或許是那天,才深覺即使有長期的約聘僱職位不失,但終非長久之計。
個人認為先前往公部門擔任約聘僱或職代「實習」是合適的作法,除了實際感受公務機關的氛圍,工作日常譬如公文寫作、辦理業務、招標事宜、舉辦活動及應對民眾等種種實務上的學習,也更能確認自己是否有志於公部門。當時服務的單位為中央四級機關,部門負責籌辦大大小小不同活動,從中亦感受到公務人員和想像中的「輕鬆」有不少的落差,但也萌生彷彿古代循科舉取士般「學而優則仕」的想法。
學習歷程
107年10月底前往數位學院問班,考量面授正課已於7、8月左右開始,因為工作、上課進度、教室環境及整體便利性(數位據點選擇多,個人就曾到臺北、士林及淡水上過課)後,報名108年一般民政高考年度班。惟今年2月考選部公佈暫定需用名額後(14人,較往年少許多),毅然加選公共管理改考一般行政。也想過要報考和個人所學接近的文化行政,但除了考量缺額少之外,更打算接觸陌生但相當有興趣的法政公行領域。
107年11月開始視訊課程,主要集中在下班後及六日。今年2月辭職準備,但由於考科眾多,加上相關領域過去完全沒有接觸,一堂約3小時左右的課程,在急迫的備考時間中幸好有倍速播放,以學科2倍、法科1.7倍的速度才在五月把正課上完,銜接到六月總複習的課程;回放功能在恍神或重點的部分可以再次瀏覽。整體而言,雖然尚未仔細複習,但已有大概的基礎。
特別有幫助的是,從去年底每個月都有參加申論題作業批改,從起初的公文,到翻找著各科課本練習寫申論題目,漸次要求自己找回過去考研究所時申論答題的要領。法科作業的批改,對解題的概念以及方向、呈現更有相當的助益。
各科準備方向
(一)、共同科目:國文、憲法、法緒、英文
國文測驗題及作文算是難以準備的部分,個人完全以吃老本的方式面對。可以說作文的分數大多只會到38左右,所以也不用多去煩惱。公文的寫作在工作時算是家常便飯,但國考重點「函」的寫作,其實日常一定會用到的應是「簽」。不過用語、格式在所多接觸下,自然也有一定的熟悉度。
憲法法緒的準備重點無非是反覆作答考古題,大法官釋字已明顯成為憲法題目重點,其實這部分與行政法相關的釋字多所結合,配合課本的題庫以及善用手機法典類的APP,可將釋字及重點法條加入書籤,以便通勤或零碎時間查找瀏覽。法緒準備之餘,也不能放下勞基法、著作權法……等法條的瀏覽。
(二)、學科專業科目:行政學、公共管理、公共政策、政治學
行政學雖然既廣且雜,但王老師極擅長以故事的方式將理論或典故娓娓道來,如POSDCORB之於Gulick,以及和「布朗婁委員會」、1930年代小羅斯福總統New Deal的關係。當一個獨立的點彼此連接,對複習及申論題的寫作便有莫大的助益。尤其行政學科「背標題」是基本功,需記憶的標題又不可勝數,如企業型政府的十大原則,老師亦編有詼諧且易記的口訣。總複習的測驗題題庫及申論補充,讓還沒時間寫陳老師《行政學百分百》的我而言,有相當大的幫助。
陳老師曾提到,其實行政學、公共管理及公共政策算是三兄弟,準備一科的同時也多少複習了其他科目。如公共管理即是行政學1980年代後新公共管理的發展。公管這科雖然標題更多,但陳老師除了要求學生背標題外(當然也有雖多但也好記的口訣),也注重在理解的部分。以致我在公管的作答上,標題幾乎是靠記憶中的理解,試圖用自己的方式答題。只要講到重要概念,並彼此連結,我想都會有滿意的分數。
公共政策我起步較晚,且個人在進度的安排上幾乎沒有多餘的時間複習……。不過上一輪程老師的課程,配合老師的《公共政策秒速記憶》(個人這科準備不周的程度,是考前20分鐘才終於把這本題庫翻完),幸好還拿到了低空飛過的分數。
政治學雖然我抱持極大的興趣,韋老師的課程亦相當充實,時常引領學生思考時下的相關議題,但個人覺得這科要拿高分,需要非常強的概念邏輯,即觸類旁通的基礎要好,更必須建立在對課本有極深刻的理解。個人這科分數不佳,也和準備的匆忙,以及無法多有醞釀的緣故有關。
(三)、法科專業科目:行政法、民法總則與刑法總則
行政法據說是多數學生的心中的痛,然而在陳老師的教學下,除了每堂課2到3次滿滿精美的板書外,課本的鉅細靡遺以及老師帶著解題的認真,每一題無論是測驗或是申論,絕對是講好講滿!「強將手下無弱兵」,是最後一堂課老師給大家的勉勵。如此扎實的課程的確讓每個認真上課的學生,都會有一定的程度。印象深刻的是,老師時而詼諧時而嚴肅的口吻,以及抑揚頓挫的語氣,常讓我上課為之一振。更時常提點有志於成為文官的學生們,要注意個人的學習態度,個人更時常以老師之鼓勵自勉。
民刑總可以說是我高考上榜的關鍵,在考場看到這四題相當陌生的題目,倒抽口氣外,還是硬著頭皮將個人所知完整作答。陳老師的民總概念講述相當清楚,對於沒接觸法科的同學有相當助益;其實民總概念不難,題目多是換個外表藉以令考生心生恐懼。艾老師的刑總亦相當有趣,除了課本的內容外,更時常延伸到律師執業所遇到的法律實務問題,能激起同學的好奇,以及學習的動機。
其他事宜與想法
「行百里者半九十」,是陳老師行政法課程給同學的勉勵。考前因為時間匆促,全職準備五個月的時間(中間除了過年,家中更逢喪事),以高考前將課程仔細上完自我要求,買了許多題庫書準備年底蓄勢待發。高普連五天的考試,對於曾在一個月參加過7間學校研究所考試而言,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的辛苦。最後一科考完,除了無法言喻的疲憊,但覺得至少把個人所知,即使不知,也將近似的概念努力的作答,那種滿足以及踏實的感受,我想也是考試過程裡,難以忘懷的經驗。
個人有幸高考以中間的名次上榜,普考則拿到榜眼的成績。前者需要的讀書、醞釀時間較長,讀完之後需要更多的準備、思考、概念的連結才能「讀通」;後者則著重在基本功的練習上,考古題更是基本中的基本,任何一分都得錙銖必較。
一路泥濘,只為山花爛漫。考取只是公職生涯的起步,跨過錄取門檻這一步的高低難易,則是看個人的努力。千里之行,始於足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