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年 普考首年考取 人事行政林○竹 台東志光數位學院
大學非本科系,完全沒有法律底子,大四到入伍前這段期間在台北從事過翻譯社、人資助理、補習班助教等工作,由於在北部文組的薪水普遍偏低,再加上公職的薪水中上且非常穩定,在經過考慮之後決定不再攻讀碩士而是下定決心報名台東志光數位學院的109人事行政班,目標鎖定高考三等,原本計畫全職兩年準備(第一年打底+第二年增強),109年高普考是第一次參加國考,高考沒有太意外地落榜了,但普考卻非常幸運地增額錄取。
一、背景:
由於本身就讀相關科系,算是半個本科生,大四上學期考量中學正式教師缺額逐年遞減,決定為自己多闢一條道路,在邁向教師之路的同時也準備公務人員考試。畢業後緊接著實習並拿到教師證,這樣的經歷也讓我更了解自己的個性似乎更適合行政類科公職,故毅然決然在實習結束後成為全職考生。
雖然國考科目在大學期間大部份有接觸過,但礙於學分限制,大學修習科目廣泛卻學得不夠深入,也和考試方向有所差異。因此選擇志光課程,透過補習班老師彙整的教科書精華,快速掌握學科大綱與核心知識。也想藉此分享自己的體會,在國考的領域其實本科系與非本科系並無太大差異,只是知識入門的先後。
二、備考要領
準備考試最重要的一定是專心跟課,並盡量把課程看完。透過老師上課講解,循序漸進理解學科的知識輪廓,也省去自修閱讀課本往往抓不住重點的困擾。除了自己課後複習所學,考古題練習也是準備初等考試的重要一環。
1、國文
主要看熟題辭、成語、書信用語等部分,字音字形跟國學常識。做考古題雖無做錯題筆記,但一定會理解自己所錯的選項意思。然今年考試出題方向以白話文居多,需理解文意選出合適詮釋,建議可以在放鬆時間閱讀散文、文章增加自己文意理解能力。
2、公民與英文
公民涵蓋心理學、經濟學、政治學,與法律。因為知識體系繁雜,做考古題時,會把容易錯,或易混淆的概念記在筆記本中,並要求自己能解釋各選項為什麼對或錯,真的有不清楚的概念,會再回去翻課本,針對概念重新閱讀。除此之外,善用社群資源掌握時事脈動,也是準備公民這科的不二法門。很推薦公職王的國考加分網站,羅列各大主題精選各領域時事即時補充,除了是放鬆時很好的課外補充,也能關注到更多原本自己沒注意的議題 。另外我也有追蹤如法律白話文運動、公民不下課等公民知識社群粉專,使我準備時事半功倍。英文除偶爾背高中英文單字,無特別準備主要以國高中累積之能力應試。
3、法學大意
主要跟隨老師上課步伐,老師上課佐以大量板書,建議跟著老師一起寫,記憶更深。老師在上課時會強調法條要注意的地方。考古題寫多後就會發現老師提點之處真的是重點,往往也是最多人選錯的地方。除將錯題記錄,也會將考題相關法條一併看過,並在法條旁註記,久而久之可以大致推斷哪些是熱門考點法條,而這些題目就是考試時必須掌握的分數。
4、行政學大意
老師的筆記綱表將行政學整個體系概念清楚列出,上課以綱表出發,課本則更深入知識之內容,因此對行政學大架構快速熟悉,並能在行政學龐大繁雜的內容中,掌握各理論核心概念,並加以運用於解題中,此時即可掌握行政學百分之八十之分數。但行政學考題往年都會出幾題較刁鑽之法條題或未看過之概念,故多做考古題還是十分重要的功課。
三、感想
對於多數人而言國考並非如大學期中、期末考能短期應付,通常是一條漫長且孤獨的道路。為了能走得持久,我給自己立下停損點並想好後路,試著不去懷疑自己或是否讀不完。心態也是備考時期很重要的影響因素之一,尤其每個人的習慣、身體狀況都不一樣,所以不需一味參考他人的念書習慣,而是找到適合自己的念書節奏才是最重要的。保持彈性,並能持之以恆。除此之外,給自己一個備考期限,適當壓力能督促自己不要懶散,堅持自己所選的這條路,總會等到屬於自己的那陣風,乘風而上。
大學非本科系,完全沒有法律底子,大四到入伍前這段期間在台北從事過翻譯社、人資助理、補習班助教等工作,由於在北部文組的薪水普遍偏低,再加上公職的薪水中上且非常穩定,在經過考慮之後決定不再攻讀碩士而是下定決心報名台東志光數位學院的109人事行政班,目標鎖定高考三等,原本計畫全職兩年準備(第一年打底+第二年增強),109年高普考是第一次參加國考,高考沒有太意外地落榜了,但普考卻非常幸運地增額錄取。
110年高普考 一般行政 上榜生 松山志光 數位學院
準備考試是一個枯燥的過程,我認為在這個過程中找到樂趣很重要,將學習知識這件事看成有意思的事情雖然不容易,但是至少能夠在這段路上的負擔減輕一些。也希望大家能夠在自己的路上繼續前進,邁向人生下一個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