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年 普考首年考取 人事行政林○竹 台東志光數位學院
大學非本科系,完全沒有法律底子,大四到入伍前這段期間在台北從事過翻譯社、人資助理、補習班助教等工作,由於在北部文組的薪水普遍偏低,再加上公職的薪水中上且非常穩定,在經過考慮之後決定不再攻讀碩士而是下定決心報名台東志光數位學院的109人事行政班,目標鎖定高考三等,原本計畫全職兩年準備(第一年打底+第二年增強),109年高普考是第一次參加國考,高考沒有太意外地落榜了,但普考卻非常幸運地增額錄取。
一、背景
我本身是經濟系畢業,因此對經建行政的考科有一定的熟悉度,想說會有較大的上榜可能性,加上本身對經濟學有興趣,且專業科目讀起來不排斥,所以報考經建行政類組。再來是經建行政近年來的開缺較多,相對錄取率也比其他類科高,我在大學畢業後就全職投入公職考試。
二、選擇超級函授原因
函授最大的優勢就是可以隨時隨地聽課,時間安排有很大的彈性,而且可以反覆聽不熟悉的部分,因此如果本身自制力足夠可以選擇函授的方式上課。
三、各科準備心得
(一)經濟學:可以說是經建行政的核心科目,是貨幣銀行學、國際經濟學、公共經濟學的基礎,學好經濟學的話其他科目能夠比較得心應手。徐喬老師的教材淺顯易懂,且內容都是近年高普考題常出的考點,徐老師會邊上課邊帶題目做,讓你更清楚這個單元的重要考點是什麼,把徐老師的教材讀熟足以應付絕大多數的考題。
(二)貨幣銀行學:何薇老師的上課語速較慢,觀念講解非常清楚,即使是沒基礎的人跟著何老師的腳步走,也能慢慢將貨銀的觀念建立起來,老師的教材收錄了大量考古題,其中老師的詳解更是精華,把老師的解題邏輯學起來能夠應用在其類似題。貨銀不是個好拿分的科目,偶而會出現時事題,因此有空可以多留意財經時事議題。
(三)國際經濟學:分為國際貿易與國際金融兩大部分。國經這門科目有很多圖形,圖形一定要自己動手練習畫,且背後的經濟意義要弄清楚。國際貿易有好幾個不同時期的貿易理論模型,其中的差異必須分清楚,各種貿易政策對經濟的效果也需熟知。程瑋老師就圖形跟理論的部分講解得很清楚,老師的題庫班則是會做大量的考古題練習,把題庫班講義的題目反覆練熟,國經的考題常會見到以前考過的類似題。
(四)統計學:統計學是需要大量練習的科目,若練習的不夠在考場上容易慌了手腳。吳迪老師的教材深入淺出,讓我把觀念重新釐清。以前大學時,統計多是用背的,雖然能應付短期的段考,但久了就忘了,這是錯誤的學習方式。統計的公式與觀念需了解背後的原理及推導過程,在上函授課時老師解題前,可以先暫停思考題目的解法,再看自己的想法是不是跟老師一樣。統計這門科目是我進步最多的,吳迪老師上課幽默風趣,且會適時鼓舞學生,上他的課程真的獲益良多。吳老師課本的習題每題都至少要練習做三次以上才足夠。
(五)國文:公文的格式考前再來背熟,寫法跟格式參照林嵩老師的教材便足夠了。
(六)法學知識與英文:憲法的投資報酬率最高,韋伯老師的十堂憲法課把近年的考試重點都整理得很清楚。
四、心路歷程
準備考試是一條孤獨的路,需要有強大的意志力才能堅持下去,並且要能夠不在意外界的眼光,相信自己選擇的這條路是正確的。我每天讀書時間是6-9小時,專業科目的教材都熟讀了四遍,題目也做了四遍,剩下的時間則是讀熟題庫班與總複習班的教材,最後一個月反覆練習考古題。國考沒有捷徑,需要投入大量時間精力,才有可能一年內上榜,另外我覺得志光的教材跟師資真的很優異,幾乎都是考試的重點,只要認真跟著老師的進度並且讀熟老師的教材,要上榜應該不是大問題。最後祝福認真努力的學弟妹都能早日上岸!
大學非本科系,完全沒有法律底子,大四到入伍前這段期間在台北從事過翻譯社、人資助理、補習班助教等工作,由於在北部文組的薪水普遍偏低,再加上公職的薪水中上且非常穩定,在經過考慮之後決定不再攻讀碩士而是下定決心報名台東志光數位學院的109人事行政班,目標鎖定高考三等,原本計畫全職兩年準備(第一年打底+第二年增強),109年高普考是第一次參加國考,高考沒有太意外地落榜了,但普考卻非常幸運地增額錄取。
由於自己在警察單位服務,警察的工作時間需要日夜輪班,深感自己體力大不如從前,且思考未來如果有家庭時,希望自己能有穩定的時間陪伴家人,故開啟轉考一般公務人員的想法。 評估自身條件,自己是較容易注意力不集中,故選擇志光數位學院(需到班聽視訊課程),而非函授,擔心自己在家看函授時睡著,所以選擇到班上課,且看著身邊也有許多同學努力,總是能砥礪我更前進。
從小就不擅長念書的我,只要上課時間就是提筆在課本或便條紙畫漫畫,加上是私立科技大學藝術相關科系畢業(而且還是重考才有大學讀),壓根兒沒想過有一天會參加國家考試,更沒想過會考上。因為平時工作是學校的代理教師,一年僅有一聘,而每年都要重複回學校甄試的情況下也是個無形壓力,永遠不敢想像「穩定性」這三個字,最終形成動機選擇參加國家考試的行列,想說挑戰一下自己到底能不能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