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年-初等考-會計-陳O娟-苗栗數位學院
在準備方面我選擇了超級函授課程,因為在時間和空間上不會受到限制,我可以自由地安排和規劃,而且兩倍速觀看和重複觀看大幅地提升了我的準備效率,遇到熟悉的內容我就用兩倍速快速複習,遇到不熟悉的部分我就瘋狂地重複觀看,這讓我將時間安排發揮到最大的效益。
一、背景
我先前準備了兩年初等,成績都差一點;後來準備司法五等,分數也不理想,經濟因素只好先找工作。九月份受台南某宮廟指點報名地特,才拿出舊教材開始複習。
當然報名了就認真備考,考前一個月工作也先放下了。考完自己先對答案,分數高到被我母親懷疑題目太簡單。但我只能說曾經努力過的,成果不會背叛你的。這是前兩年努力備考的實力,短時間的複習頂多是鞏固原本的基礎而已。
二、各科準備技巧
分享一下備考的個人想法(僅供參考)
國文
其實我國文科目一直拉不上來,特別是這幾年素養教育的題型,感到很吃力;或許應該加強這方面的題目練習,提高作答的敏銳度。
英文
主軸還是單字跟閱讀。文法、句型、片語可以用零碎時間閱讀。記憶單字"次數"效果比"時間"大,我習慣用一天三次,一次10~15分鐘的方式。
公民
陳萱老師的上課如連珠炮,請務必打起120分的精神,真的走神了一定要暫停洗把臉或是泡杯茶,然後繼續戰,就如行政學的"零缺點計畫"一開始就一次做好,才是最節省時間的做法。第一次就把該標註的加上去方便下次複習,老師課本題目也是用心挑選過的,值得用心做完。
行政學
我並不喜歡背誦口訣,因為實際上題目出來你連接不到哪一個口訣上;再者很多題目問的根本不是口訣,而是內容敘述,記一堆只是令自己混亂心煩。黃老師的講義雖然看似分散凌亂,但是對應地特跟初等卻十分夠用;把講義內容用老師上課給的關鍵字(比喻)關聯起來,用一種畫面式(串聯式)的記憶就十分足夠。
當然行政學買一本好的題庫書是值得投資的,可以去翻閱一下有詳解的,像"就是行政學"、"21days 秒速解決行政學",但公共管理跟公共政策的部分會有太偏冷的記憶題,可以不用
太緊張,我覺得穩固基本概念跟題型才是重中之重。
法學大意
把程老師那本最厚的講義讀熟讀懂,100分真的不是問題。老師的課程至少完整聽過三遍以上,如果手速跟環境允許還是建議寫一份自己的筆記,雖然只有少數幾處會有錯誤字;除了訂正錯字還可以把老師口頭敘述的細節補上,而且我覺得寫字印象比較深刻也比較能集中注意力,寫出自己的漂亮筆記也是另一種成就感。
老師的講義跟筆記有幾個部分順序上很妙,如果能夠讀懂這種關聯安排也是一種趣味之處。老師課本章節後附的題目,也是挑選過的,答案也隨法條修正而修訂過,通通仔細地做過,每一個選項都要清楚問的邏輯(或條文),不需要另外買題本,頂多3年內的考古題練練手就可以。法學大意練太多太古老而且答案不正確的題目會引起恐慌。
真的覺得題目不夠可以上公職王找題目跟詳解也是不錯的選擇。老師上課也會適時提醒同學要回頭重聽,也會分析考試策略跟激勵同學。最後法學大意真的是講求細節的科目,像是"應"、"得"、"效力未定"、"無效"、"不生效力",絕對不是"法學就是愛賣弄",這種說法就可以過關的東西。
魔鬼就藏在細節裡,如果你以100分為目標,你希望法學可以拉上你弱項科目,那就得詳詳實實的把各個法學用語搞清楚才行。
三、結語
想當初我備考的時候,其實家中並不覺得我會考上,甚至懷疑我沒有用心讀書。而我總會想起老師生病還硬是撐著上了半堂,最後還要一直加堂只是要幫大家把課程上的更詳盡更完善。就像我認真地讀書但其實沒人看得到,而我無需爭辯只求做到好,生命總會在某一天,給你的努力有一個公正的回報。
祝福各位還在追求公職夢想的學子們,築夢踏實,天道酬勤。
在準備方面我選擇了超級函授課程,因為在時間和空間上不會受到限制,我可以自由地安排和規劃,而且兩倍速觀看和重複觀看大幅地提升了我的準備效率,遇到熟悉的內容我就用兩倍速快速複習,遇到不熟悉的部分我就瘋狂地重複觀看,這讓我將時間安排發揮到最大的效益。
我畢業於國立大學英語學系,報考公職動機係因一直以來憧憬能夠進入司法機關工作,加上公職年資可以累計,因此打算選取自己相對有把握的一般行政考科,先進入公職部門學習職場技能以及了解環境。本次有幸雙榜錄取 (113地特四等一般行政第二名、114初等考上榜),分享一些我的考試及讀書心得,希望能幫助到書海掙扎的考生。由於在報名地方特考前已參加過司法特考三等考試,深感全申論題考試的壓力及準備負擔,加上自身對選擇題較有把握,因此將目標設定為四等和初等考。
成為大學生後,隨著畢業時間越來越近,對於畢業後該何去何從也感到迷茫,看著周遭同學有的準備碩士,有的早已開始投履歷,只剩我還不知道自己要做什麼,所幸在家人建議下,認為踏入公職或許是對未來的一個保障,因此踏上國考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