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年地方特考三等公職社會工作師-尹O豪-正取二-竹北志光數位學院
109年本科系畢業後即應屆考取社工師證照,而因為社工領域中常常聽聞有回捐的事情發生,所以在畢業找工作時都往公部門為主,秉持著就算累,至少薪水可以拿到應有的,就進入公部門擔任約用人員...
考取經驗談分享:
一、考試背景:
私立夜市大學本科系畢業,畢業時遇金融海嘯,工作難找,先是從事日夜輪班的工作三年後,覺得精神狀況越來越差,身體又有點毛病,才萌生參加國考的念頭,先是花了2年時間在109年考上地方特考四等榜首,到新單位報到後,邊工作邊念書又花2年時間才在111年考上地方特考三等第四名,雖然是本科系畢業,但因為大學畢業距今已久遠,所學科目也幾乎都還給老師,剛好有看到志光公職輔考廣告,前去了解後才決定報名1年半的年度班邊工作邊念書參加考試,我會選擇超級函授的原因,是本身工作需要日夜輪班,無法配合老師上課時間,只能利用自己空閒時間使用手機或平板上課,遇有聽不懂的地方還可以回放重聽,對於上班族而言真的非常方便。
二、考取經驗及各科準備方式:
(一)租稅法規:我上課的老師是鄭老師,稅法是由各種稅務有關的法律條例組合而成,鄭老師能在有限的課堂數將這些稅法清楚的表達,有條不紊的解說,讓我也能清楚理解複雜難懂的法律,雖然上課速度快,但是因為老師解說清楚,不會有不清楚的地方。課堂外,我會將有相關或可比較性的法律或規定自己整理成表格,例如綜所稅及營所稅都有捐贈扣除規定、綜所稅及土增稅有重購退稅、自用住宅的減免規定、土增稅的一生一次及一生一屋的規定等,作成自己看得懂的表格,並且留意新修法及時事。
(二)財政學(包含租稅各論):財政學上課的老師是周老師,周老師讓人感覺和藹可親,隔著螢幕上課都能感受到老師教學用心,老師會帶著大家導讀課本、題型說明、解釋名詞,上課進度不快,有條不紊,最重要的是,老師會將常考的題型整理成題庫讓考生練習。在課堂外,我會把老師說的重點主題整理成筆記,需要畫圖時,會把圖形稍微畫大一點,方便自己記憶,做題時試著自己將答案的重點以自己的方式表達,並且將圖形畫出來,多畫幾次就上手牢記。
(三)會計學:我上課的老師是郝強,郝老師上課嚴格,會要求我們上課不要抄筆記,但是必須全神貫注聽課,偶爾會要求考生需要重複他所說的內容,然後必須跟著老師的上課進度不斷的使用計算機,透過眼、手、口並用,對於我會計程度不佳的考生而言,也有不少的進步。課堂外,我習慣先將老師教過的內容紮紮實實的算過後,再搭配會計圖庫題庫班的習題,一題一題的算,遇有不懂的,再參考解答或上網找答案,老師說會計不能只用看,用親自去算,算了之後才能牢記、才能理解。
(四)經濟學:我上課的老師是徐喬,徐老師上課幽默風趣,不枯燥乏味,偶爾搭配簡單好記的口訣,學習上會很有樂趣。課堂外,我也是習慣將課本的內容及題目都算過與看過後,再搭配老師的經濟學關鍵焦點習題,經濟學與財政學一樣,遇有圖形也是要試著自己畫出來,然後以自己的方式解釋,才能消化成自己的知識。
(五)民法:我上課的老師是陳曄,陳老師聽說是律師出身,民法各條文及相關解釋都非常熟稔,解釋民法也是非常有條不紊與清楚,但因為民法條文繁雜,老師只能挑常考的重點說明。因為我的民法程度普通,但民法條文太多,只能利用空閒時間做題目與背條文,我是早上起床上班前勤做選擇題,從錯誤中學習,然後中午休息時再花20分鐘背民法條文及相關解釋函令,剛開始寫申論時則是先模仿題庫的解答方式,一段時間在回來看題目時,再試著用自己的方式說明與作答。
三、結論:
正所謂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各人,國家考試考的是持之以恆與細心度,老師提供各種知識與資源,我們接收到這些資源後就必須不斷的重複練習、練習、再練習,轉化成自己的知識後,在考場上才能真正發揮能力,給同樣身為上班族的各位,工作與念書常會心力交瘁且力不從心,但還是不能放棄任何考試的機會,即使是去練筆也要全力以赴,盡量發揮盡量寫,天助自助者。
109年本科系畢業後即應屆考取社工師證照,而因為社工領域中常常聽聞有回捐的事情發生,所以在畢業找工作時都往公部門為主,秉持著就算累,至少薪水可以拿到應有的,就進入公部門擔任約用人員...
大三下的時候確定以後朝公職體系邁進,考量各類考試之考科共通性情形下,發現技術類科之專業科目共通性高、變化少、機會多,包含高普考、地特、關務等國家考試以及經濟部國營聯招、港務等國營事業,都有招募資訊人員,且報考人數及錄取率穩定。 起初自己讀普考範圍之考科,搭配坊間教科書及所學,普考、地特、關務皆數分或數名之差,最終在大四畢業前錄取國營事業,便以此為經濟基礎繼續拚高考。
其實各科的準備方法大同小異,無外乎理解再理解。大部分的內容一定要先聽懂了之後再來背,否則考試當下也寫不出來。而所謂的背也不是一味地一字一句的背,而是要能夠用自己的話說出來才有意義。此外,適度的運動也是非常重要的,只有把身體狀況調整到最好才能夠集中精神把書念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