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年普考一般行政-陳O祺-志光數位學院台南旗艦店
我大概是去年十月開始投入準備,當時我給自己的一個目標,就是『一定』要在今年七月 要考上,但我也了解自己非本科生,且沒有全職考生的條件,加上我個人喜歡自己可以掌控時 間,所以我選擇雲端函授。
第一年(106/11-107/07) | 第二年(107/08-108/07/09) | |
國文 (作文、公文與測驗) |
聽林嵩老師的課程一輪,公文在考前跟補習班要每月申論批改的格式練習。 | 同左,但今年聽課兩-三輪,國文可以排在每天的最後一科或是穿插在煩悶專業科目中間,公文在考國文前十分鐘一定要再實際寫一次公文格式,盡量不使用立可帶,考試時依照老師的說法第一到四頁留起來給作文、第五頁開始寫公文,上面要列一、二點,讓閱卷者清楚,分配時間及順序為(測驗20分、公文20分、作文60分剩下10分鐘檢查錯字),測驗題老師給的總複習可以帶著,有時上面的成語會出現,盡量相信自己第一直覺的答案,下好離手不要想太多! |
法學知識與英文 | 英文:跟著上兩三堂課,但老師說話的速度很催眠,而且時常課本印的跟上課板書單字不一樣,因此沒有續看。 | 英文:因自己對英文真的很排斥加上補習班的師資我不適合,所以第二年英文我完全沒讀,考場上只能依照以前考指考的記憶做答所以零零落落,但可以建議考生去找自己合適的教材維持對英文的’’感覺’’至少讓考試時不會像無字天書一樣看不懂。 |
憲法:聽韋伯老師課程一輪,自己做釋字的小卡(就只是把老師上課說過的寫在小一點的字卡裡然後依照1-7下去排列)。 | 憲法:聽課兩輪,這也是很適合放在讀法學緒論或專業科目很煩躁的時候聽,建議可以一邊聽一邊做筆記(因為老師的課程較不緊湊有勵志的談話時間),今年老師有將釋字整理在總複習裡面,可以直接帶總複習本去考場,另外考前真的要看看基本國策或老師說很高頻率出現的內容,有時考前瞄一眼就會出現在考試卷中。 | |
法學緒論: 因為法學緒論完全沒有接觸過,再加上陳治宇老師的節奏很快以及又是行政法共同的老師,第一年我光抄行政法的板書就花100多面的26孔紙,因此第一年我向補習班申請法學緒論的板書,只看過一輪。 |
法學緒論: 第二年準備八月就開始,法緒也較早開課,我自己寫板書(行政法改用影印),今年法緒我聽兩輪,因誤打誤撞買到行政法老師的行政法補習班用書,其中有很多法學緒論及憲法相關考題,我四月開始每天寫一小節,雖然我沒有寫完題庫書,但是題庫書真的很受用,當你聽完課程不曉得自己懂不懂,你買題庫書搭配課本章節,可以了解自己錯的地方更可以加深對法條的印象,陳治宇老師的板書很多,但是學好法緒對行政法是十分有幫助,老師的筆記可以做在法典裡,哪幾條是相關的就旁邊標註一下。 |
|
行政法 | 完全沒碰過的科目,加上老師的節奏很快,第一年光板書每堂課三小時我可以聽到五小時,不懂的地方要停下來,一定要跟著老師的步調「預習、複習」,若沒有時間複習也要先預習,老師說話速度很快,先預習才知道老師講到哪裡,但原以為聽一次就了解的我,到考場發現申論題完全下不了筆。 |
|
社會福利政策與法規 | 跟課一輪,留意時事,每天看報紙,當時年金議題很夯看網路的懶人包。 |
|
社會工作實務 | 跟課一輪,留意時事,老師上課很實務,從中結合自己以前的工作經驗。 |
|
我大概是去年十月開始投入準備,當時我給自己的一個目標,就是『一定』要在今年七月 要考上,但我也了解自己非本科生,且沒有全職考生的條件,加上我個人喜歡自己可以掌控時 間,所以我選擇雲端函授。
這兩年受疫情影響,許多考試被迫延期,考生也面臨圖書館不開放、沒地方讀書,或是計畫被打亂等考驗。多數考生的身心靈狀態很容易受到影響,在備考期間可以適時停下腳步,藉由當年度的地方特考來暫時驗收自己的學習結果,並改善自己的學習方式。在歷經落榜後,我重新思考自己的讀書方式,以及如何降低被疫情影響自己的計畫,該如何跳脫原先的學習方式,最後我選擇待在家裡當全職的考生,過程雖然會經歷經濟壓力以及家庭的人際壓力,但要相信自己所堅持的,自己的努力絕對不會白費,覺得辛苦時可以適時放鬆身心;在課業上有困難時可以借助補習班的幫助或是網路的力量能讓自己事半功倍,節省許多時間去蒐集資料、整理重點,及早上榜。
我是非本科生,大三的時候在餐飲業實習,體會到餐飲業的辛苦,而漸漸的思考未來的方向,最後想朝向穩定收入方面,也覺得比較適合自己的生活步調,後續也查了很多關於高普考的相關資料,最後決定報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