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年 普考 財稅行政 劉○如 志光數位學院-羅東分校
國考這條路雖然很艱辛,但只要你能夠堅持住就會有好的結果。
一、報考背景、動機、準備時長 本身是念物理治療學系,本科系實習後發現這個工作雖然出路挺廣,但就自己在醫院實習經驗發現部分是自己不想要的,加上親戚從事公職會計工作,聽分享覺得工作類型是自己想嘗試,也聽聞非本科系的轉行先例,因此就報名志光會計課程2年班。 準備時長約2年半全職,中間去診所工作後更清楚自己想要什麼,增強了備考動力。 二、推薦課程老師 1、財政學-鄭老師 一開始的基礎財政學課程,那6堂課是財政學的基礎,一定弄到滾瓜爛熟!老師的教學特色會透過打20顆星、5顆星…提醒學生考試重點,上完本章節後亦有架構複習、階段複習帶題目,透過上述幾項不斷堆疊複習,打好基本功,對於考試是足夠的,而想在這科目拿更多分可考慮更進一步扎實申論,因為歷屆試題有時會考出較靈活的申論。 此外老師有句比喻我覺得很貼切,「讀書像在補網,把會考的考點補上就離目標不遠了!」,以此共勉考生們。 2、會審法規、政府會計-張旭(張耿尉) (1)會審法規:運用課程中提到的堆疊式記憶法、老師的會審法規架構圖、網路上下載的法條、睡眠記憶法、早上複習…對於此背科很有幫助。另外,我認為這科目背熟常考法條後,基本上選擇都會寫,因此一開始不用急於寫選擇,建議聽完直接背就對了! (2)政府會計:建議等會審有一定程度了再上政會。老師對於分錄的講解清楚明瞭,其中第一章是會審的濃縮版,而此科最重要的就是第二、三章,次重為第六章,再次重為第四、五章,因此此科投報率頗高,把一、二、三、六打好基礎,即有基本分,其餘時間用來練習中會投報率會更高。 3、憲法-韋伯(吳宗翰) 老師常用自身經歷鼓勵同學,對於迷茫的考生可真是注入心靈雞湯,老師也善於把釋憲濃縮成精華考點,因此讀這科投報率亦頗高,也適合用來調劑身心。 三、準備技巧 1、準備方向 推薦韋伯老師國考技巧學習講座,對於剛投入國考的學生,能協助考生準備方向,不會走偏! 時間規劃推薦三階段讀書規劃,有大方向再隨個人調整較不會走偏! 第一階段 跟課期 (7個月) :聽懂+回想。 第二階段 統整期 (1-3個月):考古題+回想。 第三階段 奪榜期(2-4個月):考古題+回想。 2、申論練習法 (1)熟悉申論題標號順序,例如;先國字一、數字1、再英文大寫小寫。 (2)反覆背誦法條和老師畫記的考點。 (3)依據三大標、三小標,列標練考古題,再詳盡細節。 (補充:不一定每題都能列出這麼多標,列標目的再加強架構,增加篇幅) 3、找到適合自己讀書的地點、方式,適度放假 準備的第二年常常一到五在圖書館、補習班從早待到晚,一天可讀個10小時,中間適度休息起身活動,逛逛圖書館或散步吃些美食慰勞自己。週六較彈性,沒聚餐就讀書,晚上會去跑步。週日也較彈性通常讓自己休息,想用來補進度亦可。 四、準備心得 準備考試像在黑暗的大海裡航行,不知何時上岸,時間越近越緊張,感覺還漏了許多,考前兩個禮拜我還得Covid ,讓我更不安覺得時間不足,但幸好有堅持到最後,終於普考上榜,經這次經驗相信只要大架構掌握好,兩科主科補足多,按照一定的步調努力,有心即能達到高考。 也感謝親戚在備考的路上所提供的幫忙,和身邊好友對於考試提供的建議,讓我終於上岸! 五、給考生建議 對於想投入國考的人,想清楚自己想要什麼、不要什麼,和準備考試的機會成本,再投入國考。對於正在準備國考的人,考試目的是【考取】,給自己設定每科期望得分,把每次小考當作檢驗自己的讀書成效,重要的是從中不斷的試錯、調整。最後,既然選擇投入國考了,就堅持到最後,不到最後不放棄!。 |
國考這條路雖然很艱辛,但只要你能夠堅持住就會有好的結果。
110年 高普考 交通行政 雙榜 上榜生松山志光數位學院
在下定決心報考前,相信每個人都曾經掙扎猶豫過,是否要把未來賭在這條不一定有結果的考試路上,特別是非法律專業的同學,更容易杞人憂天,怕自己無法和相關科系出身的人比拚,我也不例外。在我報考的一般行政類中,不管是法科還是行政學、公共管理,通通都是以往不曾接觸過的科目,只有政治學勉強聽過半年的課,但水準之淺,在國考也毫無用武之地,完全是個門外漢。所幸大學時還寫過幾題申論題、見到一大疊空白答卷時不致於慌了手腳,還能擠出一些字句。但即便是對申論題陌生的同學來說,仍然可以靠選擇題奪下上榜的機會。勤能補拙,這句話在國考絕對不是空泛的心靈雞湯,而是上榜的不二法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