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級函授-校園專班】財稅行政VS會計│大三專班 畢業即就業│速洽朝陽志光
活動摘要:
準備國家考試、國營考試可採視訊or雲端函授,不進補習班也能隨時隨處學習,更即時、有效率,讓您看到懂為止。數位學院全國各縣市皆有據點,跨區學習同步服務,上課時段自由預約,學習進度自己掌握,讓學習效率倍增。另有國中會考、高中升大(超級考試王)、金榜函授、超級函授、高效函授等課程。
年齡分佈
從高普考試報考人略覽公務人才變化 |
近二十年高普考的報考人,女性較男性多約二成,21~30歲為最主要年齡層,且近九成均受大學以上教育,其人力結構之特色為高學歷及年輕化。考選部常務次長曾慧敏指出。----【源自國家人力資源論壇】 |
財稅系/會計系◆在校準備最強優勢! |
1.年輕就是本錢,記憶力高人一等 |
2.在校準備無壓力,彈性備考效率高 |
3.學校所學還沒還給老師,印象最清晰 |
以考選部「110年各類科統計資料」為例 |
上榜生年齡分佈 |
25歲以下的上榜生占比最高,再逐次遞減,在校準備公職考試,讓自己的上榜率更勝一籌! |
考試別 | 類科 | 25歲以下 | 26-30歲 | 31-35歲 |
高考 | 財稅行政 | 62% | 20% | 9% |
會計 | 62% | 20% | 7% | |
地特三等 | 財稅行政 | 67% | 12% | 9% |
會計 | 60% | 23% | 10% | |
普考 | 財稅行政 | 63% | 20% | 7% |
會計 | 62% | 22% | 7% | |
地特四等 | 財稅行政 | 57% | 22% | 22% |
會計 | 45% | 19% | 9% |
校園專班
【超級函授 校園專班】 |
【財稅行政/會計】 |
大三 提供主要大科,2年備考最熟練! |
大四 全部科目+題庫班,上榜力瞬間提升! |
憑證優惠 |
憑學生證在學證明 |
![]() |
高普考 | 地方特考 | |
報名日期 | 每年3月 | 每年9月 |
每年7月 | 每年12月 | |
應考資格 | 高考/地特三等:18歲以上,大學畢業 | |
普考/地方四等:18歲以上,高中職畢業 | ||
共同科目 | ◎1.國文(作文80%、測驗20%) | |
※2.法學知識與英文(包括中華民國憲法20%、法學緒論20%、英文60%) | ||
備註 | 「※」採測驗試題、「◎」採申論式及測驗之混合式試題,其餘採申論題型。 |
【財稅行政】課程規劃 | ||||
專業 科目 |
◎3.財政學 | ◎4.會計學 | ||
◎5.稅務法規 | ◎6.民法 | |||
◎7.租稅各論 | ◎8.經濟學 | |||
大三 | 先上三科:財政學、會計學、經濟學 | |||
觀看期限:112年高考考試結束日+6個月 | ||||
大四 | 共同科目 | 專業科目 | 題庫班 | 總複習 |
觀看期限:113年高考考試結束日 |
【會計】課程規劃 | ||||
專業 科目 |
◎3.財政學 | ◎4.中級會計學 | ||
◎5.審計學 | ◎6.成本與管理會計 | |||
◎7.政府會計 | ◎8.會計審計法規 | |||
大三 | 先上三科:中級會計學、成本與管理會計、審計學 | |||
觀看期限:112年高考考試結束日+6個月 | ||||
大四 | 共同科目 | 專業科目 | 題庫班 | 總複習 |
觀看期限:113年高考考試結束日 |
學習方式
![]() |
優秀考取生分享
考取會計師-林O穗
上班族準備會計師真的很辛苦,白天上班耗費腦力,下班之後還要專心聽課、複習,真的需要相當大的定力!我選擇了超級函授的雲端函授課程,可在觀看期限內不斷重複觀看,我覺得非常不錯,有時候可能會走神或聽不太懂,透過回放反覆聽講,釐清觀念。
考取會計師-陳O廷
念碩士班時因為選擇超級函授讓我更自由規劃學習時間,對我來說超級函授的好處就是,簡單的章節可以連看很多堂課,但遇到較難的章節就可以放慢步調,謝謝超級函授的老師把以往殘破的觀念砍掉重練,讓我二年順利拿到會計師證照。
考取經驗談
考取類科:110高普考財稅行政 優異雙榜&應屆考取 考取學員:蔡○麒 |
大三時開始思考畢業後的計畫,剛好有許多國考補習班來學校辦講座,認真覺得考上公職能有一份較穩定的工作,符合我對於未來的規畫,在參考網路上國考版文章及請教親友後,決定在升大三暑假報名財稅行政超級函授雲端課程,首先函授的優點在於念書的時間較為彈性,且可以重複多次複習,在權衡利弊後,我認為同時要兼顧學校課業以及國考進度的在校學生來說,函授課程較適合我的需求。 |
考取類科:110高普考會計 優異雙榜&應屆考取 考取學員:陳○錞 |
其實我當初也沒想過我能夠一年考取,還是應屆上,雖然這次有點運氣成分在,考試延期了三個月,又多了一點準備的時間,但也讓我知道,其實一年考取是充分可以的,只要有按時跟課,回家多複習,不懂得真的要多看幾次,真的會越來越懂,每次看都會有更了解的地方,還要多做練習,尤其是中會及成管會,真的要常常練習,保持手感。 |
更多考試資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