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年普考一般行政-陳O祺-志光數位學院台南旗艦店
我大概是去年十月開始投入準備,當時我給自己的一個目標,就是『一定』要在今年七月 要考上,但我也了解自己非本科生,且沒有全職考生的條件,加上我個人喜歡自己可以掌控時 間,所以我選擇雲端函授。
一、準備考試的背景說明
在學期間轉眼間很快地來到大學的第四年,即將邁入大學生涯最後一年的我一直很猶豫究竟是要繼續深造考研究所,或是先求職,在多方考慮之下我最終決定先工作減輕家中的負擔,然而對於未曾真正在社會中具備足夠經驗的我,也稱不上具有一技之長,故就決定以考試取得穩定工作為目標。
二、類科與教材的選擇
報考類組的選擇和未來的工作內容亦有密切的關聯,記得當時在高普考和各類特考間抉擇時也花了好長一段時間,最後選擇與興趣較為相關的『交通行政』類科,在鎖定高考交通行政類科後即開始上網爬文尋找各類與交通行政有關的文章,包括有無需要補習、補習的建議、準備方法和錄取率等資料,考量到自己屬於跨領域參加考試與先前在學生時期所學內容並無太大關連,並參酌先前上榜生的建議後,選擇『苗栗志光數位學院』,苗栗志光數位學院的上課方式非常符合我的需求,藉由教室的電腦設備上課,在時間的安排上較為彈性可與自己所計劃好的課表相互搭配,雖然相較於函授還是多出通勤的時間,但是對我而言與其他考生一起在教室裡聽課的氛圍則會比自己在家裡聽課更容易專心。
三、準備方法
志光數位學院在交通行政類科方面亦提供最佳的師資,在運輸學、運輸管理學、運輸規劃學及交通政策四科,由劉老師用心的授課並提供最詳盡的教材,而在考前總複習時也會不斷的透過重點的提點及提供最新的資料使學生達到融會貫通的境界。
另外在運輸經濟學及交通行政兩科方面韓老師也會透過實用的內容和對於考點重複提醒加深學生的印象。在自我的準備上我則是習慣將各次上課的段落做成自己能消化的筆記有助於日後的複習。
最後可將運輸學視為6科專業科目的基礎,可優先著手研讀,運輸管理學可視為運輸學實務上的操作,交通政策可視為交通運輸領域對未來的展望,交通行政則是將運輸學的許多知識轉化為法條,準備過程中可發現前述四科有許多相似的內容,建議可進行連貫性的理解。而運輸規劃學及運輸經濟學亦有許多相似之處,我則是習慣將這兩科盡量安排在同一天研讀,到最後考前2、3個月衝刺期時則勤練考古題,除了將內容統整之外也能清楚理解自己的劣勢不斷加強,而最後2、3個月的統整也是我覺得我自己進步幅度最大的時期。
四、心態的調適
備考期間無論各位考生當時是何種身份一定都存在著來自各方的壓力,而面對接踵而來的壓力建議考生可以尋找最適合自己的紓壓方式,對於馬拉松型態的國考而言,除了用心準備外心態的調適也同等重要,對我而言我選擇每天讀完書後安排約莫1小時的空檔,在這1小時內我大多會出門運動或做當時特別想進行的休閒活動,隔天重拾書本時則會發現自己的思緒變得更為清楚並且更有動力前進,若真的感到壓力非常大時也可透過和自己、家人或朋友對話轉換心境,亦有不錯的減壓效果。面對應考範圍無邊際的國家考試在這一年間我也是抱持著忘記讀過的內容是非常正常的情況,而讀了忘,忘了再讀也幾乎是我這一年來的日常,在開始準備的數個月後相信各位考生會逐漸找到自己的方式及節奏,而之後就日復一日地照著自己習慣的步調進行,目標也會一天接著一天離自己更近。
我大概是去年十月開始投入準備,當時我給自己的一個目標,就是『一定』要在今年七月 要考上,但我也了解自己非本科生,且沒有全職考生的條件,加上我個人喜歡自己可以掌控時 間,所以我選擇雲端函授。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考取是欲達成的目標,師資、教材與環境就是最重要的工具。相較於自學,選擇報名補習班能夠提供豐富的課程與老師,直接分析考點、重點式的教學,並且給予上課的教室環境集中學習。其中我會選擇志光數位學院的原因在於其提供的強大師資與完整的課程,行政法有陳治宇老師,現行考銓制度有郭老師與韋恩老師皆可以選擇,幾乎每個科目都有提供雙師資,可以針對個人學習風格選擇適合自己的老師。志光數位學院的教室環境整齊明亮、設備完整,同時亦提供場地能夠到教室自習,會遠比自己在家裡讀書還要專注認真。
111年-高普考-資訊處理-廖0仲-逢甲志光數位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