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年普考會計-莊○嵐--楠梓志光數位學院
如果你的努力是為了自己的肯定,就不用糾結於別人的否定。」只要對得起自己,一天一天慢慢進步就一定能夠成功的
一、背景
在大三升大四期間便開始煩惱未來的職涯規劃(同時周邊的親戚也會一直詢問我未來的志向,對我而言形成極大的壓力)。由於本身是一般行政相關科系的原因,大學時就有修習過部分的相關學科,再加上個性內向而認為需面對面面試的求職方式並不適合我,相較之下,完全倚靠筆試成績的國考對我而言較為有利,成為比較理想的求職途徑,和家人討論之後,決定開始了解各家補習班的師資以及相關教學資源,花了一些時間比較了之後選擇了志光補習班,參加補習課程準備國家考試。
二、選擇函授原因
由於大學距離補習班較遠,且自己大四仍有不少學分需完成,故經過深思熟慮之後,選擇以函授作為上課的方式,較不會受到時間與地點限制,隨時隨地都可以上課。
三、各科準備方式
行政學:我將行政學課本濃縮成約8、90頁自己寫的筆記,這樣複習(是指全部重新run一遍)的時候較有效率,也不會覺得行政學範圍太大了而想放棄不念,老師提點會考申論題的部分,也會自己發明口訣,作成一份口訣表(包括公共管理、公共政策),每唸一個段落結束就可以把口訣表拿來看一看,重覆看過多次後就能把絕大部分的申論考點的大小標寫出來了。
行政法:老師提供的板書非常完整,我會在板書上標上課本頁碼,方便兩者搭配著複習,於上課時會將老師的口述內容註記在課本上,複習時便能迅速回憶,此外,老師上課有提到的實務見解都是考試重點,我自己每天大概花個10分鐘上網看幾個決議,考前大概可以重複掃過幾遍。
政治學:政治學每週會練習寫一篇申論題,老師的教材有提供「小白」(申論題庫),我每讀完一章,就會去看題庫,了解該單元出題的方向,稍微想一下怎麼解題,時事的部分主要是留意老師臉書分享的新聞或文章,並且去想如果出了類似題型,應該如何去解題。
公共政策、公共管理:公共管理有許多部分行政學會帶到,大家的水平也都差不多,但公共政策範圍小,卻容易考出鑑別度,故我認為是一科應把握的科目。我將老師課本每一章後面的申論題目印下來訂成一本,並將每一題的答案內容寫上課本的相應頁碼,在複習時就非常方便,只要看題庫本再去翻課本的相應內容即可,每天花最多一個小時,就可以run完一個章節,每10天就可以將公共政策範圍做一個循環,在答題上也較不易有困難。
民法與刑法總則:除了複習老師課本的內容外,每天花一點時間看民刑總各10個法條,重覆多次後,不需要特別背誦,自然而然便能熟悉法條了,分則的部分則可以透過平時申論寫作的過程發現比較容易出題的法條,可以一併閱覽。
四、結論
建議大家各科上完正規課後,於總複習課程開始之前,至少將每一科完整的複習一遍,才能於總複習時跟上老師的進度,自己才會在考前更有信心,而能夠堅持到最後。 志光提供的師資十分完整,也有免費的申論批改服務和問問題的管道,接下來就是看每個人願意花在唸書的時間有多少,若能從一開始便持續做好複習與整理筆記的工作,到了考試前就能更輕鬆、更有自信,看似遙遠辛苦的道路也有可能是最輕鬆的近路哦!
如果你的努力是為了自己的肯定,就不用糾結於別人的否定。」只要對得起自己,一天一天慢慢進步就一定能夠成功的
由於我的哥哥是在志光公職考上公務人員,看到哥哥考上公務人員,工作穩定,讓我感到羨慕。由於我高中時期都在考證照,於是讓我也有了考公務人員的想法。在大學期間也持續的在思考是否要去考試,後來在教授的推薦下我決定挑戰公務員高普考試。
我在各科的準備方式上大同小異,就是上完課再把教材仔細的讀熟,熟讀之後才開始練考古題,各科涉獵的教材大致上就是課本加一本解題書搭配著讀。我不太擅長做跳躍性思考,曾經試著學前輩從直接練習考古題下手,但我發現,在對各科的架構、概念不熟悉的狀態下,直接從考古題的切入,我很難抓到重點,變成只是背誦片段的內容,對融會貫通毫無幫助。後來,我只好依照「書呆子」模式,用最土法煉鋼的讀書方法,就是上課認真吸收、絕對不滑手機,複習時再把課本架構、內容讀到精熟,一旦讀到精熟後,看到考古題自然就會有答案在腦中浮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