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考試推薦】115會計公務員-商科報考最有優勢!考試科目、工作內容介紹及歷屆試題下載
活動摘要:
高普考會計類科的工作可以說是和政府財務行政息息相關,從財源的籌措、預算的擬定、預算的執行到決算的查核都是會計人員的負責範圍。
會計和歲計
會計考試介紹會計的工作主要包含會計和歲計兩大類。
會計方面,主要是會計法規之擬訂、各機關預算執行與內部審核、政事費用、特種基金(含公營事業與非營業基金)、
財務經費業務與財務會計之審查核計,以及對政事費用。
歲入財務之審查核計,尚包括公營事業產品成本、勞務費率與營業盈虧(餘絀)之計算與效益評估,以及會計簿籍之紀錄管理與保管、
會計報表之編報與分析、會計法令解釋及會計行政管理等。
預算方面,則包含增進公務、財務與經營效能之研究建議,以及預算審核、歲入、歲出與營運計畫之核議,另外還有總預算、
附屬單位預算與綜計表之審查整編、預算分配與執行之核議、決算之查核及總決算之綜計彙編等有關政府預算之行政事務。
會計工作性質與分發單位
從上面的敘述來看,會計類科的工作可以說是和政府財務行政息息相關,從財源的籌措、預算的擬定、預算的執行到決算的查核都是會計人員的負責範圍。俗稱「財政為庶政之母」,會計分發單位較廣,舉凡司法院會計處暨所屬主計機構、
各部會所屬會計室、各政府機關及國立學校會計室,主要是辦理會計業務及其他交辦事項。
會計考試時間、應考資格與薪資
|
會計考試科目
如本身即是會計科系背景考生,專業科目多為在校時所接觸之相關課程,在準備上更能得心應手。
等別 | 普通科目 | 專業科目 |
高考會計 | ◎1.國文(作文80%、測驗20%) ※2.法學知識與英文(包括中華民國憲法20%、法學緒論20%、英文60%) |
◎3.財政學 ◎4.會計審計法規 ◎5.中級會計學 ◎6.成本與管理會計 ◎7.政府會計 |
普考會計 | ◎1.國文(作文80%、測驗20%) ※2.法學知識與英文(包括中華民國憲法30%、法學緒論30%、英文40%) |
◎3.會計學概要 ◎4.會計法規概要 ◎5.政府會計概要 |
備註 | 1.「※」採測驗試題、「◎」採申論式及測驗之混合式試題,其餘採申論題型。 2.自112年起,高普考不再列考公文。 |
投考組合分析
考試科目&題型完全相同,無論是先考哪類考試,考完等待放榜時間,只須再加強較弱勢科目,無須再浪費時間準備其他考科,即可再輕鬆應試。
考試類別 | 地方特考 | 初等考 | 地方特考 | 高普考 | 地方特考 | 高普考 |
等別 | 五等 | 初等 | 四等 | 普考 | 三等 | 高考三級 |
考試類科 | 會計 | 會計 | 會計 | 會計 | 會計 | 會計 |
考試日期 | 每年12月 | 每年1-2月 | 每年12月 | 每年7月 | 每年12月 | 每年7月 |
普通科目 | ※1.國文(含公文格式用語) ※2.公民與英文 |
◎1.國文(作文、測驗) ※2.法學知識與英文(憲法、法學緒論、英文) |
◎1.國文(作文、測驗) ※2.法學知識與英文(憲法、法學緒論、英文) |
|||
專業科目 | ※會計學大意 | ◎會計學概要 | ◎中級會計學 | |||
※會計審計法規大意 | ◎成本與管理會計概要 | ◎財政學 | ||||
◎政府會計概要 | ◎成本與管理會計 | |||||
◎審計學概要 | ◎政府會計 | |||||
◎審計學 | ||||||
◎會計審計法規(含預算法、會計法、決算法與審計法) | ||||||
【註】:「※」採測驗題型,「◎」採申論與測驗混合題型,其餘採非測驗題型 |
|
高考/地特三等(會計)、關務三等(關稅會計)
考試科目完全相同,對於報考會計類科的考生,實在是一大福音。只要留意考選部的報考訊息,即可輕鬆應試。考試類別 | 高普考 | 地方特考 | 關務特考 |
等別 | 高考 | 三等 | 三等 |
考試類科 | 會計 | 會計 | 關稅會計 |
考試日期 | 每年7月 | 每年12月 | 每年4月 |
普通科目 | ◎1.國文(作文、測驗) ※2.法學知識與英文(憲法、法學緒論、英文) |
◎1.國文(作文、測驗) ※2.法學知識(憲法、法學緒論) |
|
專業科目 | ◎中級會計學 | ◎英文 | |
◎財政學 | 中級會計學 | ||
◎成本與管理會計 | 成本與管理會計 | ||
◎政府會計 | 審計學 | ||
◎審計學 | 政府會計 | ||
◎會計審計法規(含預算法、會計法、決算法與審計法) | |||
【註】:「※」採測驗題型,「◎」採申論與測驗混合題型,其餘採非測驗題型。 |
普考/地特四等(會計)、關務四等(關稅會計
與普考、地方政府特考四等會計的考科只差一科會審法規,
同樣是商業類科的考試科目,相信掌握住應試方向,輕鬆應試不是難事!
考試類別 | 高普考 | 地方特考 | 關務特考 |
等別 | 普考 | 四等 | 四等 |
考試類科 | 會計 | 會計 | 關稅會計 |
考試日期 | 每年7月 | 每年12月 | 每年4月 |
普通科目 | ◎1.國文(作文、測驗) ※2.法學知識與英文(憲法、法學緒論、英文) |
◎1.國文(作文、測驗) ※2.法學知識(憲法、法學緒論) |
|
專業科目 | ◎會計學概要 | ※英文 | |
◎成本與管理會計概要 | 會計學概要 | ||
◎政府會計概要 | 會計審計法規概要(含預算法、會計法、決算法與審計法) | ||
◎審計學概要 | |||
【註】:「※」採測驗題型,「◎」採申論與測驗混合題型,其餘採非測驗題型。 |
普考/地特四等(會計)
或許您覺得鐵路法屬於較冷門且非商業類科應試科目,但其考試科目只差1科,多一次應試機會就多一次上榜機率!考試類別 | 高普考 | 地方特考 |
等別 | 普考 | 四等 |
考試類科 | 會計 | 會計 |
考試日期 | 每年7月 | 每年12月 |
普通科目 | ◎1.國文(作文、測驗) ※2.法學知識與英文(憲法、法學緒論、英文) |
|
專業科目 | ◎會計學概要 | |
◎成本與管理會計概要 | ||
◎政府會計概要 | ||
◎審計學概要 | ||
【註】:「※」採測驗題型,「◎」採申論與測驗混合題型,其餘採非測驗題型。 |
普考/地特四等(會計)、農田水利會招考(會計組)
和水利會考試科目相較,只要再準備一科經濟學概要,可再投考水利會考試,由於只考四科,準備起來幾乎並無困難。考試類別 | 高普考 | 地方特考 | 農田水利會招考 |
等別 | 普考 | 四等 | - |
考試類科 | 會計 | 會計 | 一般行政會計組 |
考試日期 | 每年7月 | 每年12月 | 不定期 |
普通科目 | ◎1.國文(作文、測驗) ※2.法學知識與英文(憲法、法學緒論、英文) |
※1.公文及農田水利相關法規 ※2.法學緒論 |
|
專業科目 | ◎會計學概要 | ※會計學概要 | |
◎成本與管理會計概要 | ※經濟學概要 | ||
◎政府會計概要 | |||
◎審計學概要 | |||
【註】:「※」採測驗題型,「◎」採申論與測驗混合題型,其餘採非測驗題型。 |
考取經驗談
考高普考對我來說像是一場只許成功不許失敗的硬仗,每每想到如果沒有考上呢我要怎麼辦,因此我會盡量不去想;
又如果有人問起畢業了你在幹嘛啊,我會毫不猶豫的跟他說我在準備高普考,可能是因為全職第一年,並沒有特別的壓力只是很煩而已。
直到放榜的前一刻,我的未來都很迷茫,沒有想過沒有上我要幹嘛,但考試前我只能相信自己、相信老師,盡全力準備、盡全力衝刺,
以期能夠金榜題名,我一直是這麼相信著,希望大家也能如願,加油。
高普考會計各考科準備方法
一、會計共同科目1.國文:
補習班的課程都有去上,老師講得很好,課本內容也整理得很棒,公文格式部分課本都寫得很清礎,考前我把它再背過一次,
老師也有仔細說明該注意的細節。作文我有分門別類的背一些名言佳句,例如:學習、勤奮、友情…每一個類別背幾句,
看題目是屬於什麼類別,把自己背的佳句寫上去,我相信能加分不少。
2.英文:
上課專心聽老師講課盡量記。
3.法學緒論:
是個大雜燴的科目,平時上課努力記老師上過的地方,有想說要勤做考古題,把做過的考古題所考的法條在法典旁邊畫上正字號,
記號愈多代表考的機率愈大,考前再把機率大的法條看一看,但礙於時間不足就沒有做到這件事了。
4.憲法:
上課都有去上,也把老師課本裡的選擇題做完。
二、會計專業科目
1.中會:
中會我在大學完全沒有修過課,我們系沒有開中會課,也沒有外系可以選修,本科系的同學在大學有上過有基礎,
而我在學校沒有上過卻要和他們一起競爭,曾經我都想要放棄考會計去考財稅,但最後也是打消這個念頭,
想想自己已經準備一年了,轉考科又要從新開始,過去一年就這樣浪費掉,從此這個念頭再也沒有出現過。
中會的話很高興能夠跟著一位自己很喜歡的老師學習,上課認真聽搞懂每一個數字怎麼來、每一個題目的邏輯,
接著就是讀熟課本範例,算課本範例後的練習題以及小考考卷,考前幾個月才開始算題庫本。讀熟課本範例真的很重要,
考試考的其實老師幾乎都有教,考前我又把中會全部翻完至少三次。
2.成管會:
上課的時候我都把老師的板書當下抄下來,真的來不及才會用拍的,也有準備錄音筆錄音,
有時候複習的時候已經忘記老師那時候解題的邏輯,可以再聽一次,加深自己的印象並且努力記住讓自己不要在遺忘。
想說課本後面的題目不算多,我和一起準備的朋友討論後覺得要再去買老師出的題庫書來做,每一章都有寫
但沒有任何一章是全部寫完的,成管會真的要背熟公式,像我普考有一題申論只要公式背的出來就能拿分但因為忘記公式失分,很可惜!
3.審計學:
上完課的隔天我就會把上課的板書抄完貼在老師規定的地方,抄板書的同時也是複習,還會複習老師前一天上課的內容,
養成上完課就複習才是正確的讀書習慣,不然會累積愈來愈多內容沒有複習,過了一段時間要在複習也看不懂自己當時寫的筆記。
審計申論部份,我就是背老師公報、課本說要背的內容,課本也可能是申論題的出題來源,我覺得容易忽略,以為申論題只會出公報。
選擇題的話,讀熟課本、公報後可以在去買老師出的題庫來練習,多練習題目提高自己的選擇分數。
4.政會:
老師上課的時候會清礎且仔細的帶觀念、講解分錄,如果有問題都可以去找老師問問題,我覺得老師很親切也很熱心回答。
老師普通公務會計、特種公務會計都有教,特種公務會計也教滿詳細的,只不過我自己賭它不會考,上課聽完就沒有再複習,
幸好今年(108)高考普考都沒有考,今年著重在分錄部份。政會章節不多,和其他科目比起來算很少,但老師卻給很多補充資料,
我覺得老師教的內容真的很多很廣,總而言之是一位很用心的老師。
5.會審法規:
老師會仔細的說明課本內容,也會自己出一些思考題做補充,講解容易錯的地方或是觀念的延伸。
老師上課無論是政會還是會審法規板書很多,有些是老師記憶的方法,如果我覺得不錯就會抄下來用老師記憶的方法去背。
會審法規考申論和選擇,兩種題型有各自的準備方式,申論我偏向用法條背,用出題機率把法條分成七個層級,
出題機率高的先背,選擇部份就是多練考古題。
6.財政學:
財政學第一年上面授第二年視訊,上第一次對課本還不夠熟悉筆記也抄的很醜,現在的自己都沒辦法接受,
上第二年對每一個觀念才漸漸了解也有把課本看很多次以及額外去買題庫本來練習。
老師有上六堂的基礎財政學,六堂老師會帶簡單的經濟概念,基礎財政學講過,以後正課就不會在上,所以六堂基礎財政學一定要去上。
申論部份我沒有額外一題一題做筆記,我的方法是背這個觀念的大標題,至少標題出來,內容才寫得出來,然後課本內容也要背一下。
每月一次的申論批改我覺得是很好的機會可以讓自己練習,強迫自己寫申論,然後老師的回饋能夠讓自己知道要如何改善、如何進步。
會計常見問題
一、高普考會計工作內容?工作內容包括會計法規之擬訂、各機關預算執行與內部審核、財務經費業務與財務會計之審查核計,以及對政事費用、歲入財務之審查核計等,從財源的籌措、預算的擬定、預算的執行到決算的查核都是會計人員的負責範圍。
二、我為何要選擇「會計」類科?
1.本身是會計系畢業的學生,曾修過財政學、中級會計學、成本與管理會計等學分的考生。
2.對數字有著敏感度,想在數字堆中一展長才及從工作中得到樂趣者。
3.以商業類科而言,競爭人數較少,錄取率高,非會計莫屬。
三、考取「會計」的好處?
1.從會計實務經驗中可以訓練出解決複雜問題的方法。
2.對於財務報表比其他人懂得多。
諮詢課程
我要諮詢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