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冊 / 登入
講座紀錄

高雄市鳳山區五福一路12號

07-8233298

週一至週六 09:00-21:00 週日 09:00-18:00 (假日營業時間)

智基科技開發股份有限公司附設志光法商文理短期補習班-高市教社字第11038731300號

高普考考取心得

114年高普考-統計-范0光 五甲志光數位學院

114年高普考-統計-范0光 五甲志光數位學院

高普考雙榜

#地方政府特考-三等#地方政府特考-四等#高考(三級)#普考

點閱:

我是高雄人,大學來到北部就讀,大學畢業後,留在台北邊打工邊找工作,但工作非常難找,履歷投了不是沒回,就是面試完說有需要會再聯絡後就再也沒聯絡。由於台北物價實在太高,打工了幾年後決定回家鄉考國家考試,當時是想如果是單純考試就不用看面試官臉色,只要認真把內容讀起來就可以了。
看了各個考試的內容,沒有和數學系直接相關的類組,但看到統計,剛好大學有修過一個學期的統計學,稍微看了一下歷屆試題,認為只要花心思學應該就能夠學起來,因此就選擇考統計。

個人各科的準備方式:
雖然有上過一個學期的統計學,但跟國家考試的內容是相差蠻多的,可以說專業科目都是零基礎開始學習。基本上專業科目做法都是差不多的,就是上課時把觀念都聽懂,老師特別提醒的重點作筆記,找時間再把題目做過一次。
統計學:最一開始做題目的時候速度會很慢,因為我會拿出一張白紙把解答遮起來一題一題算,找到會卡住的地方,如果有卡住的地方,看完答案後之後還要再重頭做一次,做出來的答案和解答比對有哪裡可以寫得更好的,以及如果過程是對的但答案是錯的,就要看是為甚麼會計算錯誤,有沒有方法可以發現自己算錯了。所以剛開始速度非常緩慢,尤其是第五章有很多隨機分配要背的時候,一樣是拿出一張白紙,慢慢地寫記得那些隨機變數,名字跟簡稱是甚麼,定義跟含義是甚麼,機率函數還有期望值、變異數、動差生成函數長甚麼樣子,以及有甚麼考點,沒辦法寫出來的就再回去翻。等到背得差不多的時候,我才把他們寫進筆記本裡,因為不常看的話就很容易忘記。
經濟學:個人學經濟學的過程中,覺得最重要的部分是作圖,除了是手寫題很喜歡考以外,對於內容的理解也會有幫助,只要是可以問甚麼變化會產生甚麼結果的都要練習畫畫看(從最基礎的供給需求曲線,到IS-LM、AS-AD等等,尤其考試特別喜歡問利率、物價、國民所得會怎麼變化)。
抽樣方法與迴歸分析:抽樣方法這堂課需要統計學的基礎,然後要背很多公式,然後要很會操作計算機,上課的時候老師在操作的時候我會跟著操作(到後來還按的比老師快),自己練習的時候可以試試看一次按出答案,換個按法得到的答案會不會一樣,找到對的按法並且習慣它。迴歸分析其實我沒有準備得很好,基本上只有跟統計學重疊的部分有準備到,所以我沒辦法給太多建議。
資料處理:這科是專業科目當中最不知道要如何準備的,考試範圍非常模糊,基本上只要跟資訊有關的都可以是命題內容,但這對我來說是好事,畢竟其他考生也是同樣的情況,所以我只有稍微準備一些大的主題,像是程式語言C和Python的基本的寫法,SQL則是向前面的方式一樣將例題做過一遍、其他的則是稍微看過有些印象而已。

個人非常推薦統計學的吳迪(吳文智)老師,如果考科有統計學這科的話,上老師的課準沒錯,從最基礎開始講,只針對國家考試的部分由淺而深的講解,初學也能很快學會關鍵做法,也可以省下準備艱深又不會考的內容的時間,而且老師幽默風趣,所以上課不會想睡。經濟學的徐喬(吳宗祐)老師上課內容很不錯,但對於初學者來說可能會稍微快一些,必須花一些時間跟上內容才行,但只要跟上的話考試內容都可以很輕鬆地應付。

最後分享一下一些比較瑣碎的事,我固定每個禮拜一到四到班上課,沒有課的話會到附近的圖書館準備,只是我個人的習慣,因為我不太喜歡固定在一個地方念書,所以我找了幾間有自習座位的圖書館,好處是讀累了還可以四處逛逛有沒有好書可以借來看。星期五是固定休息,基本上就是在家做自己喜歡的事(玩遊戲,補推的直播或追推的直播),六日則是如果不會累就會去圖書館,覺得累就休息。個人認為保持開心很重要,如果一個禮拜能讀七天書當然很好,但如果像我一樣沒辦法也不用覺得怎麼樣,只要照著自己的步調讀,實際上學會的內容會比自己原本想像的還要多。我在圖書館常常覺得好像沒讀到甚麼時間卻剩下不多,雖然不累但要不要乾脆趴下來睡一下之類的,這時候就會告訴自己不用在乎做了幾題,就盡量寫,結果就會多寫三四題,然後稱讚自己很棒這樣。也可以用一些指標看自己的成果如何,因為我都會拿空白紙將題目重寫一次,跟國高中的題目不太一樣,通常三四題就會用掉一張紙,回去前我會看看自己寫了多少張紙,看著上面自己寫的內容很有成就感,然後再把它們丟到回收桶,感覺背包變輕的感覺也很有成就感。
越接近考試的時候會越緊張,我是緊張到有時候讀不下書(有時候會想是不是其實只是單純大腦不想看書),我就會換個方式,開始準備考試時要帶的筆記,畢竟題目寫過了之後才會知道哪些事常考但容易忘記或容易錯的部分,我就會將他按章節記在筆記本裡,個人不是單純寫幾個事實這樣,而是記下前因後果(個人是這樣比較容易記憶),比方說長期下財政政策無效,我會寫因為長期下AS鉛直線,財政政策AD移動不影響Y,只會影響P(還會括號說AS鉛直的原因以及雖然沒有人知道長期是多久),所以雖然讀不下書但還是有在準備考試,不讓自己良心不安。
考試當天我會早一點到考場,稍微熟悉一下環境(找找飲水機和廁所在哪裡),我的習慣是至少考試前10分鐘前就把該科的筆記看過一遍,考試前十分鐘考試用具都準備好在桌上,不能放身邊的東西都放到教室後方,這些時間不是趴著休息,就是在腦中回想重點(除非想到很重要而且不確定答案讓自己很不安,否則不會再去翻筆記),考試當下看到很難的題目就先暗爽,因為其他人一定也不會(我會想這種題目會的人不是榜首就是教授或是大公司月入數十萬的這種根本不會出現在這裡的人),然後最後再回來寫這些題目(像是這次普考統計學倒數第二題要用特殊的無母數統計,我就想會的人就是榜首這種人,而且才佔十分,所以就在最後寫寫檢定的步驟,至於看到成績單那題拿0分又是後話了)。考完一科要後悔什麼的話最多就花十分鐘後悔,接著就是看下一科的筆記,對我來說考試就是這樣的循環,不讓自己太負面才是最重要的。
我認為考試跟讀書方法每個人的習慣都不同,而且不會有一個方法適合所有人,但一定會有最適合自己的方法,所以如果現在陷入瓶頸的話可以嘗試看看各種不同的人的讀書方式,特別是每天只有覺得很累又沒有學到新東西的時候一定要換方法,只要堅持下去一定能夠考上的。

上一則:

下一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