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0學測考前30天 名師重點懶人包
活動摘要:
110學測倒數30天,有哪些是我要必讀章節,超級考試王通通幫你準備好,學測考前各科重點懶人包一次送給你
學測國文重點
文意理解不是靠猜 學會以關鍵字高效率準確答題!
一、課本、語文常識依然基本且必備
形音義部分考法很固定,都出在課文裡,切記不能以日常對話或電視新聞上的發音為判斷,只要把課文及註釋讀熟即可。文句重組題則多為文言文,需要注意優先以選項中的「排比、對仗」為條件,再進一步篩選是否某兩句有邏輯前後關係必須要排在一起,通常即可找到答案,絕不是「念看看誰比較順」而已。二、文意理解與素養導向,比的是答題方法:
這類題目的根本關鍵在於測驗學生的「擷取文本訊息」與「比較、分析、整合」的能力,是否能清楚知道題目到底想問什麼,找到題幹中提供的線索,並且依照文中所描述的條件與邏輯,以「一個題幹關鍵字(或訊息)對應一個答案關鍵字」的方法,經過層層推論,讓每個答案都「有道理」。三、篇幅增長、跨域加寬、題組變多
建議先看完題目,圈選關鍵字,一來可以大致知道文章內容,直接查找文章關鍵字位置再讀即可;二來答案裡沒出現的觀念,絕對不能「我覺得」,以免文章看完之後,心中有先入為主的定見,結果發現沒有符合自己預想的答案,胡編亂湊。四、手寫首重「清晰表達」、「邏輯緊密」、「個人體悟」
國寫知性題多要求考生提出見解及評論,行文不能只分析題幹文章,還要明確表述自己的觀點。不論最後結論為何,文中都必須提出正反兩面的論述角度,顯示自己思考周延,而非單向線性思考。取自聯合新聞網
學測英文重點
新冠肺炎、萊豬等重大新聞事件 字彙總匯和準備方向
第一部分:單選題
詞彙題:
測驗高中常用單字和考生對於語意和詞彙搭配的了解與運用,要把第一冊到第五冊版本單字和5500~6000單字記熟。
綜合測驗:
考單字和片語、轉折語、文法句型和句子結構。
單字和片語:目的在測驗考生在理解文章內容上下文後是否可以選出連貫語意的詞彙,所以不僅單字量要夠,而且可以就文章中知道的單字和段落的大意來邏輯推論選出適當的詞彙。片語部分在去年學測考的題數不少,建議考生可以將歷屆學測和當屆模考考題出現的片語做整理多加複習。
文法句型:
測驗對文法句型的熟練度和對句子結構的判斷能力,考生要能辨識名詞、形容詞、副詞各子句,才能選出正確子句的連接詞,還有對於句子結構中是動詞或是動詞變化後的分詞的判斷。另外轉折語以及帶領副詞子句和副詞片語的連接詞和介系詞請務必要熟記,這些都是綜合測驗必出的考題選項。
文意選填:
著重詞性和前後語意判斷。
閱讀測驗:
閱讀一題兩分,在選擇中配分重,閱讀測驗涉及各領域內容,有生物、文化、科普、生活等,取材十分多元,出題多半是「主旨」、「細節、事實」、「推論」,近幾年也出現「段落架構」、「論述方式」的問題等,考生閱讀速度很重要,要能快速掌握文章所談的主旨和每一段落的主題,可以先掃瞄題目,由題目判斷是要用略讀技巧或是詳讀方式,迅速找到對應題目的文章內容來作答。
第二部分:非選擇題
中譯英:
兩題單句中譯英,中譯英多以反映現在社會的現象、趨勢及和考生生活貼近的內容來出題,考生在看到題目時,要想一想要用什麼句型和文法來表達,並且要能精準地掌握住詞彙和片語的選擇,這樣才能在中譯英上得分。
作文:
要針對看圖、主題和選擇三方面的寫作多加練習,另外學測未出過的題型但在各區英文學測模考有出現過的圖表作文也可以做些練習。
考生可以整理練習寫過的作文和檢討曾犯或是常犯的文法錯誤或是單字拼寫錯誤,讓自己能修正更熟練句型,在文章中除了基本該有名詞、形容詞子句外,還要多些句型的變化,適當的運用副詞子句(片語)、分詞構句和轉折語,都可以讓文章增色不少,另外建議考生,作文的字數不要少於160個字,除了文章清楚的組織架構外,還要有足夠的內容細節(字數)才能增加文章的通順度和豐富性。
取自聯合新聞網
學測數學重點
用舊課綱學習方法 四項基本功做好做滿可創造佳績
一、課本基本觀念、公式、題型一定要熟練。
基本觀念和題型的熟練有助於腦中連結度快速的產生,減少時間上的浪費,同時近幾年學測題目中有很多簡單的單一觀念題型。二、近五年學測試題務必滾瓜爛熟,清楚掌握出題方向及難易度。
真正的學測題目出處平均分散在每個章節,不會太偏重於某個觀念或章節,所以會有不同年不同情境但考同一個觀念的情況。比方說:今年可能會用萊豬藥物殘留量來考等比數列或是LOG而之前是用放射線半衰期或是噪音分貝來考。三、素養題型年年增加,要有判讀圖表抓取所需數據及了解用哪個公式或觀念的能力。
學測數學題目有越來越多的素養題型或者我們稱為情境式數學。舉凡:105年選擇第八、十三題、106年選擇第六、十二題、107年選擇第六、八題、108年選擇第六、十一題,選填C、D題、109年選擇十二題、選填G。這些題型都有著大量的文字敘述或是圖表判讀。文字敘述需要大量的耐心閱讀,圖表判讀需要清楚知道哪些資訊是需要的那些可以忽略。四、養成良好習慣,建議先完成單選、選填最後再完成多選題。
題型中,單選是最簡單的題型有助於信心的養成。然而選填題因為是畫卡所以有「偵查錯誤」的功能,也就是畫卡答案只有兩格,但你的答案要畫三格時,你就發現自己算錯了的「自動回饋」功能。而多選題有些題型五個選項要算五次,多選題一個選項的配分遠不及單選或是選填一個答案的配分,因此建議最後再寫。取自聯合新聞網
學測自然重點
物理
一、掌握新趨勢
近年的命題趨勢中素養命題的比例增加,素養命題的幾個重點,以109學測題為例:
1.情境化:
把鉛直上拋運動設計成「搭乘熱氣球升空」,這種情境化考題,一方面是希望考生能活用知識,一方面是希望不要流於「看到什麼就想到什麼解法」這種機械式思考。
2.閱讀理解:
測驗閱讀長文的能力,例如第36~40題的題組為敘述細胞膜電位差的長文,考驗學生的閱讀能力。
3.圖表推理:
素養題一大重點是「看懂圖表」,例如第25題測驗看懂燈泡標示的表格、第43~44題為上下舉槓鈴速度–時間關係圖的判讀。
4.應用知識分析生活應用及實驗探究:
測驗學生能否利用能量守恆與動量守恆定律分析單擺的碰撞實驗。二、把握必考基本題分數
科學發展史
(1)天文學:
從托勒密、哥白尼、克卜勒到牛頓,各自建立的天文學模型內容與細節。
(2)原子結構:
從道耳吞、湯木生、拉塞福、波耳、查兌克到蓋爾曼,對原子結構的描述與修正。
(3)光的本質探討:
從牛頓的質點說、海更斯的波動說,到楊格、馬克士威、赫茲、愛因斯坦等人對光的見解。
化學
一、注意跨章節命題,混合基礎化學一及基礎化學二的命題
近年來命題偏向跨章節,故已不像是舊制學測(第一部分偏重高一而第二部分偏重高二),而是跨章節的試題,故熟讀每個章節的同學,會比較吃香。
二、電池為近年必考題型
近年的出題常客是篇幅較大的電池閱讀題,故從電池正負極(陰陽極)、鋅銅電池、碳鋅電池與極化現象、鉛蓄電池與其充放電時的反應,以及鋰離子電池與電池記憶效應等等皆為須注意的內容。
三、課綱內實驗須細讀
1.常見的物質分離:
傾析、過濾、萃取、蒸餾、減壓抽濾、集氣法的原理以及實驗操作時的注意事項。
2.溶解度曲線的測定及再結晶:
溶解度的意義;實驗中先將試管加熱至高溫再冷卻求析出溫度的意義為何;趁熱過濾的意義。
3.化學反應熱:
卡計的的意義,計算熱含量的方法,莫耳中和熱及莫耳溶解熱的計量方法,以及熱功當量的換算。
4.化學電池:
金屬的氧化電位順序,半電池的意義,以及三用電表的使用。
5.神奇的七個杯子
:常見酸鹼指示劑(酚肽、溴瑞香草藍、石蕊)的變色範圍以及顏色。
6.有機化合物的物性:
實驗時檢驗沸點高低的方法,以及常見有機物的溶解規則。
7.界面活性劑的效應:
界面活性劑的原理、天然肥皂與合成清潔劑的不同,以及遇到硬水時的反應。
四、實驗本身的原理及目的以外,其步驟與廢棄物的處理,皆為考試的重點
五、時事問題須注意
1.COVID-19:
「瑞德西韋」已在指考出題,故化學部分,包含消毒水的氧化與還原、酒精消毒的原理、洗手能抵抗病毒的原理,皆可能入題。
2.萊克多巴胺(瘦肉精):
此議題已經在101年、105年指考已經命題,如今又變成時事問題,再重複以跨領域題組命題機率高。
3.諾貝爾獎:
諾貝爾獎皆為熱門命題方向,例如物理獎的黑洞議題、生醫獎的C肝病毒,以及化學獎的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都可能入題。
4.其餘議題:
學甲爐渣案、高雄乙烯外洩、人造肉、廚餘回收處理,皆為化學科有機會命題的時事議題。
生物
一、複習秘訣
1.複習的工具以課本為主,無論學測題目如何變化,基本觀念還是來自於課本,只是題目中可能合併不同的觀念,因此在複習上,如果有任何困惑,必須優先以課本為主。
2.利用過去5年內的學測考題,練習學測題目的特性,學測近年出題方式多元,想要有效率的解讀題目,找出解題關鍵,就必須要熟悉學測出題的方式,因此練習不能少,以下老師就以各章節的重點,為同學們做一個重點提醒。
二、重點提醒

地球科學
攻略一 課綱趨勢新走向
1. 地球科學的內容,包含了天文、地質、大氣、海洋四個領域,以及近年新興的環境變遷。
2. 地科是一門相當生活化的學科,許多知識都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真實運用,例如氣象知識、天然災害、氣候變遷、天文觀測、環境汙染等,每年都有很多新鮮素材可供出題使用,所以適量的閱讀時事新聞是必要的。
攻略二 常考概念總整理
1. 命題數最穩定、最不能忽略的三大主題:天文、海洋、大氣
2. 圖表題通常會是多變因試題,相當考驗考生複雜思考能力,包含:天氣圖、飽和水氣壓曲線、海水鹽度變化、氣候變遷的因素、颱風降水與地形、板塊邊界的類型和作用、地球內部的層圈構造、恆星光度與亮度、大氣穩定度、溫鹽圖等。
3. 難題集中在空間概念,包含:恆星視運動、太陽視運動、日地月的公轉、星座盤、地層或斷層的剖面、傾斜與走向、鋒面剖面等。
4. 凡是大型天災(日本 311 地震)、極端氣候(澳洲森林大火)、超級颱風、再生能源議題、重要天文事件、環境汙染、礦產開發等等都會成為重要的命題素材,務必要隨時注意相關議題。
取自聯合新聞網
學測社會重點
110學測將於明(2021)年1月22、23日舉行,去年109學測社會科難度適中、與生活、時事結合,圖表題頗多;題本也變厚,考生必須耐心閱讀。社會科的題目越來越難分純地理、歷史、公民類型的題目,新課綱更強調兩個字「生活」,與其背誦德國自然景觀,不如體驗一個德國人的生活可能的遭遇,或是唐朝人的生活。
以下整理社會科(公民)的時事話題

取自聯合新聞網
免費試聽體驗
左營志光視訊/函授課程 享刷卡分期0利率!
於下方表格內填入資料,將有專人為您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