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冊 / 登入
講座紀錄

新北市板橋區中山路一段10號5樓

02-89539911

週一至週六 09:00-21:00 週日 09:00-18:00 (假日營業時間)

智基科技開發股份有限公司附設志光文理法商短期補習班-新北府教社字第1061558445號

高普考考取心得

114高普考雙榜交通行政-林○萱-台南旗艦志光數位學院

114高普考雙榜交通行政-林○萱-台南旗艦志光數位學院

雙榜

#交通行政#高考(三級)#普考

點閱:

一、準備考試的背景說明:
    去年畢業後休息一陣子就決定報名補習班,並全職考試,即開始了每天跟著自己讀書計劃的備考時光,全職考生必須更妥善分配時間與利用。雖然念書的過程中已經接觸過一些專業知識,但對於公職考試的範圍、考題模式,其實完全沒有概念。
    剛開始準備的時候,難免感到焦慮,尤其看到身邊有些人已經有工作經驗、或是之前就開始累積基礎,我會懷疑自己是否能夠追上。不過,我心裡很清楚,自己選擇這條路的原因,就是希望未來能有一份穩定且具挑戰性的工作,也能讓專業知識有所發揮。抱著這份信念,我決定要全力以赴。

二、選擇「金榜函授」的原因:
  在選擇課程的時候,我做了不少比較。最終我選擇了志光數位學院的金榜函授課程,原因很簡單:彈性大、教材完整,而且可以依照自己的進度反覆觀看。對於我這種需要花時間反覆消化的人來說,這樣的學習方式相當適合。面授課程雖然也有優點,但我擔心自己一旦因為狀況缺課,就會錯過重要內容;相較之下,函授課程可以隨時暫停、回放,甚至在考前再次複習一遍重點,對我來說是最大的保障。

三、各科目老師教學,帶給我考試上的幫助:
回顧這段準備的過程,每一科老師的教學都給了我很大的幫助。
共同科目:
  國文老師讓我學會如何架構文章,在申論答題時抓住核心重點,不再是想到什麼就寫什麼,而是能用條列式、層次分明的方式展現。
  法學知識與英文的老師,則透過生活化的例子,把艱澀的條文與單字拆解成容易理解的內容,讓我不會因為枯燥而排斥。

專業科目:
運輸學:

  交通行政的基礎科目,內容涵蓋面相當廣泛,也能延伸到許多相關科目。課程的編排是依照不同運輸系統來進行,劉奇老師的講解非常詳細、豐富,而且淺顯易懂,搭配完整的筆記,讓我能更快掌握重點。由於運輸學範圍龐雜,可以大致分為觀念題與時事題,因此在後期準備時,我主要依照老師特別強調的重點方向(如智慧運輸、運輸安全、綠色運輸),再結合近年考古題進行複習,效果相當明顯。
運輸經濟學:
  屬於理論性與計算性兼具的科目,內容結合了經濟學原理與運輸領域的應用,對初學者來說一開始會有些抽象。但老師在課程中會透過實際案例與生活化的舉例,把艱澀的公式與理論轉化為容易理解的概念,讓我逐漸建立起完整的架構。課程除了理論講解,也搭配題目演練,讓我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即時檢視自己是否理解。由於這一科常與數字和圖表有關,老師特別提醒我們要熟悉「題型規律」而不是死背公式。後期複習時,我以老師劃出的重點章節與常考題型為核心,並透過歷屆試題不斷練習,加深理解與答題速度。這樣的準備方式,讓我在正式考試時能比較從容應對。
運輸規劃學:
  偏向理論與實務並重的科目,重點在於建立完整的規劃流程與方法。課程的編排循序漸進,從基本的規劃概念、需求預測,到後期的方案評估與政策分析,老師都以案例輔助,讓我能把抽象的公式與程序具體化。由於這一科的內容龐雜,容易讓人覺得零散,我的做法是依照老師整理的流程圖和表格去歸納重點,並且搭配歷屆考題練習,把理論和實務結合起來。後期複習時,特別關注老師強調的核心章節,例如需求預測模型與運輸成本效益分析,這些幾乎是每年必出的範圍。
交通政策與行政:
  屬於比較「應用型」的科目,內容涵蓋政策制定、行政法規以及交通管理實務。這一科和時事、政策走向關聯性高,因此老師除了講解基本的理論與制度外,也會補充最新的交通政策案例,幫助我們將書本知識與實際發展連結。課堂中老師常提醒,答題時要善用「政策目標—措施—效果」的邏輯去書寫,這樣答案更有條理,也能讓閱卷老師快速抓到重點。在後期準備時,我把老師提供的時事補充與歷屆試題結合,特別加強像是交通安全、公共運輸、智慧運輸政策等熱門主題。這樣的準備方式,讓我在考試中遇到時事題時,能迅速組織出有架構的答案。

四、參加題庫班課程,帶給我在準備考試上的幫助:
  除了正規課程,我也參加了題庫班與申論批改。題庫班幫助我養成「考試感」,熟悉作答速度和時間分配,不至於在正式考試時手忙腳亂。申論批改則透過老師批改,讓我看到自己在答題上常犯的錯誤,例如重點太分散、沒有呼應題目核心等。每一次批改的建議,對我來說都是一次提醒,也讓我逐漸調整答題的邏輯。這些班別雖然需要額外花時間,但回報的效果非常明顯。

五、使用班內的輔考資源,帶給我在準備考試上的幫助:
  在準備過程中,輔考資源也發揮了很大作用。像是「實戰模擬考」,讓我提前體驗正式考試的壓力,學習如何在有限時間內把所有題目寫完,這對於調整答題節奏很有幫助。定期的「申論批改」也讓我知道,自己和高分答案之間的差距在哪裡,該如何具體改進。此外,透過讀書會與學長姐的優秀筆記,我省下不少自行摸索的時間,可以更快抓到重點。這些資源看似額外,但實際上卻是能夠拉開成績差距的關鍵。

六、考取經驗與準備技巧:
準備的技巧:
  我的做法是先穩固共同科目的基礎,再逐漸把比重放到專業科目上。每天固定規劃八到九小時的讀書時間,一定要制定適合自己的讀書計劃,分成三大段落,中間穿插運動與短暫休息,避免一次讀太久而降低效率。遇到瓶頸時,我會暫時轉換科目,或是去操場散步,讓大腦放鬆後再回來,往往就能更清楚地理解卡住的地方,讀書之餘,休息亦很重要。我也會定期自我檢測,把前一階段學過的內容再複習一次,確保不會「只進不出」。整體來說,這段準備過程雖然辛苦,但也讓我學會了自律與堅持。

對學弟妹的鼓勵:
  考試是一場長跑,不是比誰跑得快,而是比誰能撐得久,尤其是考試當天的心理壓力會比平常更大更累,一定要堅持到考完。過程中一定會有低潮或懷疑自己,但只要每天都有穩定的累積,就一定能看到進步。最重要的是要相信自己,並且善用資源,不要讓自己孤軍奮戰。

我最想感謝的是家人:
  他們一路給我最大的支持,無論是情緒上的鼓勵,還是生活上的照顧,都讓我能專心投入讀書。還有感謝我的朋友,在我一決定選擇要考公職時,就給予我最大的鼓勵,讓我能成功一年就上岸。同時也感謝老師們用心的教學,讓我少走了許多冤枉路。正因為有他們的陪伴和幫助,我才能順利撐過漫長的準備期,最終完成目標。這段經驗不只是一次考試的挑戰,更是人生中寶貴的成長歷程。

上一則:

下一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