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年 高普考 雙榜 衛生行政 林○妤-岡山志光數位學院
因為我並非公衛本科生,因此從一開始就不打算自己讀,而是選擇補習班。由於疫情的關係,不想外出與人接觸,也想省下往返補習班的通勤時間,便選擇金榜函授,在家線上觀看課程影片,也更有彈性空間來分配自己的讀書時間。 準備方法 我是在109年8月辭掉工作,全心準備國考,因為本土疫情爆發的關係高普考延後了三個月,很幸運的只準備一年多一點的時間就上榜。以下分享我的準備方法,希望可以幫上其他考生。
我是105年普考會計上榜,106年進入公職上班,當初會選志光數位學院是因為對我來說彈性比較高,我不是一個可以在家讀書的人,所以周末幾乎都安排在數位學院上課,進入公職上班之後,依然繼續準備考取更高職等。
我認真準備期間是109-110年,我的行程很固定,為了不讓自己有偷懶的念頭,平日下班就是到公司附近K書中心讀到晚上9-10點,周末在數位學院或是K書中心,讀書時間大概是早上9點到晚上5點,回到家幾乎就是休息,如果還有力氣我會拿比較輕鬆的科目起來讀。
為了強迫自己專注,所以準備考試期間(2-7月)沒帶手機在身上,雖然一開始有點不便,大概1-2周就習慣,也在當時建立讀書習慣,110年疫情爆發只能在家讀書的日子也是盡可能遠離電子產品。
因為是在職考試,時間比較不充裕,共同科目的部分沒有特別準備,而是加強自己的專業科目。下面分享我的各科準備技巧:
中級會計學
大學畢業有上過郝強老師面授班課程,所以是用他的課本在準備,沒有多算題目,就是把老師課本的題目練熟不死記,會計基礎觀念很重要,題目算錯一定是有觀念不熟造成,要學會自問自答,知道各章節會怎麼考,將課本題目練熟。
成本管理會計
我用蕭靖老師的課本搭配題庫,將各章節的公式統整,每次複習先看公式,然後把上次錯的題目算過一遍和練習老師畫七顆星星的範例題,再開始讀新進度,到後期只看公式就開始練習題庫題目。
審計學
我有重新購買課程,因為公報已經新增太多,一樣選擇金永勝老師,這科就是跟著老師的腳步,老師說哪裡要背就是努力把它背起來。
會計審計法規
是上張旭老師的課程,先將四個法的架構背起來,再背每條的重點,最後我是把預算法及審計法配合架構逐條背,預算法背起來後可以發現決算法大部分都雷同所以也大致上背完了,因為會計法內容太細所以我只背重點法條。
政府會計
也是張旭老師的課程,公報我沒有逐字背只背重點,然後一直練習分錄,普通公務帳到最後是一張白紙自己從頭到尾練習一遍,特種公務及總會計我有配合考古題讀重點,然後特種基金帳我就沒特別準備。
財政學
這科是我的死穴,但多虧鄭漢老師教學方式讓我能淺顯易懂,基礎財政真的很重要,一開始每堂課我都上的很痛苦,3小時的課程大概要花快6小時才能吸收,每堂課我大概會重複聽1-2遍,不斷重複直到非常熟悉,財政學我只準備到第7章,老師畫20顆星星的地方都會自己重複練習。
因為我是在職考試,所以一開始策略就是盡量把握比較好拿分的科目,於是將六科專業科目分三部分,會計審計法規、政府會計及成本管理會計在第一部分用90分心態在準備,中級會計學及審計學在第二部分用70分心態在準備,最後一部分是財政學是用60分心態準備,所以我會把時間按不同程度去分配,但不管如何都不能放棄任何一科,109年落榜就是因為我財政學申論題直接0分導致的。
公務員考試不是人生最後一哩路,只是其中一個過程,不論上榜或落榜未來都還會有更多的挑戰需要面對和克服,「擇你所愛,愛你所擇」並為自己的選擇負責,既然決定要準備考試,就好好努力,把握時間,不留遺憾。
因為我並非公衛本科生,因此從一開始就不打算自己讀,而是選擇補習班。由於疫情的關係,不想外出與人接觸,也想省下往返補習班的通勤時間,便選擇金榜函授,在家線上觀看課程影片,也更有彈性空間來分配自己的讀書時間。 準備方法 我是在109年8月辭掉工作,全心準備國考,因為本土疫情爆發的關係高普考延後了三個月,很幸運的只準備一年多一點的時間就上榜。以下分享我的準備方法,希望可以幫上其他考生。
112年-普考-財稅行政-陳O蓉-逢甲志光數位學院
身為一位經濟系的畢業生,為充分發揮自己的專業優勢,於是報考經建行政。 選擇志光的超級函授,我考量授課的期限和價格,加上函授課程具有靈活性和方便性,考生可以彈性地安排自己的學習時間和學習進度,同時也能夠避免時間和地點上的限制。特別適合課業和工作較為忙碌者,或是不想額外花費時間在往返補習班路程上者,其缺點在於考生須具備較高的自制力和學習能力,因為需要掌握讀書的節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