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年 高考-交通行政-黃O淇-苗栗志光數位學院
在學期間轉眼間很快地來到大學的第四年,即將邁入大學生涯最後一年的我一直很猶豫究竟是要繼續深造考研究所,或是先求職,在多方考慮之下我最終決定先工作減輕家中的負擔,然而對於未曾真正在社會中具備足夠經驗的我,也稱不上具有一技之長,故就決定以考試取得穩定工作為目標。
第一年(106/11-107/07) | 第二年(107/08-108/07/09) | |
國文 (作文、公文與測驗) |
聽林嵩老師的課程一輪,公文在考前跟補習班要每月申論批改的格式練習。 | 同左,但今年聽課兩-三輪,國文可以排在每天的最後一科或是穿插在煩悶專業科目中間,公文在考國文前十分鐘一定要再實際寫一次公文格式,盡量不使用立可帶,考試時依照老師的說法第一到四頁留起來給作文、第五頁開始寫公文,上面要列一、二點,讓閱卷者清楚,分配時間及順序為(測驗20分、公文20分、作文60分剩下10分鐘檢查錯字),測驗題老師給的總複習可以帶著,有時上面的成語會出現,盡量相信自己第一直覺的答案,下好離手不要想太多! |
法學知識與英文 | 英文:跟著上兩三堂課,但老師說話的速度很催眠,而且時常課本印的跟上課板書單字不一樣,因此沒有續看。 | 英文:因自己對英文真的很排斥加上補習班的師資我不適合,所以第二年英文我完全沒讀,考場上只能依照以前考指考的記憶做答所以零零落落,但可以建議考生去找自己合適的教材維持對英文的’’感覺’’至少讓考試時不會像無字天書一樣看不懂。 |
憲法:聽韋伯老師課程一輪,自己做釋字的小卡(就只是把老師上課說過的寫在小一點的字卡裡然後依照1-7下去排列)。 | 憲法:聽課兩輪,這也是很適合放在讀法學緒論或專業科目很煩躁的時候聽,建議可以一邊聽一邊做筆記(因為老師的課程較不緊湊有勵志的談話時間),今年老師有將釋字整理在總複習裡面,可以直接帶總複習本去考場,另外考前真的要看看基本國策或老師說很高頻率出現的內容,有時考前瞄一眼就會出現在考試卷中。 | |
法學緒論: 因為法學緒論完全沒有接觸過,再加上陳治宇老師的節奏很快以及又是行政法共同的老師,第一年我光抄行政法的板書就花100多面的26孔紙,因此第一年我向補習班申請法學緒論的板書,只看過一輪。 |
法學緒論: 第二年準備八月就開始,法緒也較早開課,我自己寫板書(行政法改用影印),今年法緒我聽兩輪,因誤打誤撞買到行政法老師的行政法補習班用書,其中有很多法學緒論及憲法相關考題,我四月開始每天寫一小節,雖然我沒有寫完題庫書,但是題庫書真的很受用,當你聽完課程不曉得自己懂不懂,你買題庫書搭配課本章節,可以了解自己錯的地方更可以加深對法條的印象,陳治宇老師的板書很多,但是學好法緒對行政法是十分有幫助,老師的筆記可以做在法典裡,哪幾條是相關的就旁邊標註一下。 |
|
行政法 | 完全沒碰過的科目,加上老師的節奏很快,第一年光板書每堂課三小時我可以聽到五小時,不懂的地方要停下來,一定要跟著老師的步調「預習、複習」,若沒有時間複習也要先預習,老師說話速度很快,先預習才知道老師講到哪裡,但原以為聽一次就了解的我,到考場發現申論題完全下不了筆。 |
|
社會福利政策與法規 | 跟課一輪,留意時事,每天看報紙,當時年金議題很夯看網路的懶人包。 |
|
社會工作實務 | 跟課一輪,留意時事,老師上課很實務,從中結合自己以前的工作經驗。 |
|
在學期間轉眼間很快地來到大學的第四年,即將邁入大學生涯最後一年的我一直很猶豫究竟是要繼續深造考研究所,或是先求職,在多方考慮之下我最終決定先工作減輕家中的負擔,然而對於未曾真正在社會中具備足夠經驗的我,也稱不上具有一技之長,故就決定以考試取得穩定工作為目標。
每月申論批改可以讓你模擬申論題的作答,就算一開始寫得不好也沒關係,一開始可以先從找答案、練習架構及拼接答案開始,再慢慢減少書本的輔助,久而久之自然能愈寫愈好。
因為大學延畢半年,又參加半年的教育實習,所以當我快要結束實習時,還必須等到明年才能參加中等學校教師資格檢定,本來想去私人公司就職,但看看外面公司給的薪資,不管怎麼算都比教職低又辛苦,但我又已經打消了當老師的念頭,因此踏入了志光數位學院,選擇與教檢科目重疊最多的教育行政高普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