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年普考正取人事行政-林○彤-鳳山志光數位學院
我準備過一年的教育行政的考試,去年才換考科,考人事行政,考的科目並沒有太大差別,最大差別在於現行考銓制度,所以在準備過程中,我會花比較大的心力在這一個科目的準備上面,但是其他科目我也會一週花一定的時間,來閱讀加深印象,對於普考而言,六科的平均的意涵即六科同等的重要,所以每一科都不能掉以輕心。
(一)背景
日語系畢業的我,在退伍後投了一段時間的履歷,卻始終無音訊,而萌生了考公職的念頭,想起當初在這條街上似乎看過有公職補習班,抱著試試的心態來詢問,對於日語專業的我,報名前又無充分準備的我,第一選擇當然不是一般行政,幸好櫃檯人員提供足夠資訊,並詢問我在英語方面的能力之後,告知我可以往一般行政考慮,不然今天的我可能沒這個榮幸上榜。
(二)選擇數位學院的原因
由於個性問題,本身並不喜歡面授班那種人擠人的狀態還要提前幾小時預約,尤其本身喜歡帶著大量書籍及資料在身上,更不適合面授班的環境,此外,數位學院的位置安排上,將每個人隔開,可以避免念書時候與其他同學的擦撞或干擾,且原本擔心的無法直接向老師詢問的問題,也可藉由填單後交給櫃檯轉交而取得答案,這些種種都是我覺得數位學院優於其他傳統式補習班的好處,此外也不用擔心申論題的練習,數位學院每個月都有一次的申論寫作,老師也都會給出評語以及建議,而看著自己的申論練習越來越好也是我寫申論的動力之一。
(三)視訊的優點
最大的好處在於視訊可以在不懂或是覺得某部分特別重要的時間段進行紀錄,而之後再重新拉回來聽這個部分調倍速,在覺得老師講話速度偏慢時,可以用2倍速的方式進行聽課,也不用擔心如面授班會受到身邊同學的干擾,或是不小心恍神之時,沒聽到的部分,此外可以自行調配上課時間,更是適合全職準備的我。
(四)各科準備心得
1.國文:
此科太過龐雜,故僅聽公文與作文,而國文老師確實有效將我遺忘的作文技巧拉回來,並幫我將公文底子打好,之後僅偶爾做一篇公文練習,保持手感。
2.法學知識與英文
(1)憲法:
老師在課堂上會將各個釋字的背景以故事方式敘述,而法條更是提供各種口訣以加
強我的記憶,之後藉由老師於課本後面所附題目加強練習,即足以應付考試。
(2)法學緒論:老師已經將最基本會考得部分於上課講解完畢,但法緒可謂沒有範圍的學科,除了老師上課講的,就是多做題目,多翻法典,培養對法條的敏感度。
(3)英文:多背單字
3.行政法:
老師上課會補充很多重要觀念筆記,且會講解課本所有題目,選擇部分會說明為何對或為何錯,申論會說明各個重要學者的觀點以供寫申論,但由於行政法的難度真的不低,我在自修遇到困難時,就會再重新點開課程,將該段落重聽一次,藉由老師多次講解,加深對這個科目的熟悉度。
4.行政學:
老師會先給予此學科的脈絡,以及幾近完美的綱表,並會將許多難以記住的觀念做成口訣方便我記憶,甚至在複習的時候,腦海中也會出現老師說口訣的畫面,除了課堂上理解老師所說,並於複習時時常帶入前述脈絡,理解該理論為何於該時期出現,之後就是時常練習選擇題,並將老師說發的總複習讀熟,此外老師也會說將該些觀念用在他生活上的案例,所以對該些觀念的應用上就更能取得共鳴,在寫申論時更不會寫出太呆版的東西。
5.公共管理:
老師會在各章節勾出題目,而我的功課就是將這些題目作完,並交由老師批閱,若是寫得不好再重寫一次,再交給老師改,然後在考前老師的總複習幾乎會將此些題目都納入其中,我會再參考老師的總複習講義,將該些題目修正成適合自己考場作答的樣版,以便於複習,而考場上我也只帶著這疊我寫的申論作業上場。
6.政治學:
老師會在課堂上補充各個時事觀點,並提供各種思緒,而在考場時我也只是將老師上課所說過的故事寫上考卷,除此之外我也會寫歷屆題目拿給老師批改,我也有參加題庫班,因為題庫班的課程上,老師會大量帶題目,並用題目來加強各章節間的連結,之後就是將老師上課的筆記拿出來回想,了解各種題目該從何處著手。
7.公共政策:
老師常說:「只要把書念熟,並相信老師,就可以考上」 因為老師已經把公策能考的都說過了,只要上課認真聽,並理解各個觀念間的聯繫,尤其這科跟行政學跟公管的觀念又常常互相關聯,所以在理解這科並無多大困難,只是課餘時間還是需要看一下近來政策,並將老師說要練習的題目確實練過即可。
8.民法總則:
老師上課會將民總的概念,以法律關係圖的方式一一解釋,並附上各種釋例,有助於我課後複習時,理解該觀念不致產生錯誤,由於老師教得太好了,幾乎不需要太過擔心就可以拿到相當不錯的分數。
9.刑法總則:
老師會先將刑法的大框架建立,而之後在課程進行中,我也會常將該些觀念套入該框架,並藉由看到的新聞,套入目前所學的部分,常常自己涵攝,即可建立在考場面對實例題的能力,之後最重要的就是寫申論的時候要「放對位置」。
(五)名師講堂課程
數位學院除了正課以外,還會不定期提供名師講堂的課程,可能是與正課相同的老師,會補充在正課結束到考試期間,可能出現的新修法或新的學說,也可能是不同的老師,會提供不同的讀書技巧或講義。
(六)心得感想
來查找一些資料,但偶爾看到FB上朋友又在哪玩,就會想明年的我還要再坐在這念書嗎?反而加強自己認真的念頭,而當與家人吃飯時,被問到「你還在考試嗎?考得怎樣?」等語時,可說是最痛苦的時刻,但還是要忍住繼續努力,最後就只能在心中說一句「我一定要高分上榜,再用成績來打他們的臉」,這也是我這考生唯一能自我安慰並自我鼓勵的想法了,此外還要感謝班導師,每當我離開位置太久,就會催促我趕快回去念書,尤其對我這個外控傾向的人而言,更是一個強大的幫助,最後想對看到這裡的你說句「沒有什麼做不到,只是想與不想而已,當你相信並堅持下去,榜上一定會出現你的名字的」。
我準備過一年的教育行政的考試,去年才換考科,考人事行政,考的科目並沒有太大差別,最大差別在於現行考銓制度,所以在準備過程中,我會花比較大的心力在這一個科目的準備上面,但是其他科目我也會一週花一定的時間,來閱讀加深印象,對於普考而言,六科的平均的意涵即六科同等的重要,所以每一科都不能掉以輕心。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考取是欲達成的目標,師資、教材與環境就是最重要的工具。相較於自學,選擇報名補習班能夠提供豐富的課程與老師,直接分析考點、重點式的教學,並且給予上課的教室環境集中學習。其中我會選擇志光數位學院的原因在於其提供的強大師資與完整的課程,行政法有陳治宇老師,現行考銓制度有郭老師與韋恩老師皆可以選擇,幾乎每個科目都有提供雙師資,可以針對個人學習風格選擇適合自己的老師。志光數位學院的教室環境整齊明亮、設備完整,同時亦提供場地能夠到教室自習,會遠比自己在家裡讀書還要專注認真。
我知道自己對於會計較無興趣,花在會計的時間遠不如其他上榜者那樣多,因此明白自己必須靠其他我較拿手的科目去拉抬成績,看過一段他人分享的話我很喜歡,「考上的人不一定是最認真的人,卻可能是最有自己方法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