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冊 / 登入
講座紀錄

基隆市仁愛區忠二路16-1號

02-24280933

週一至週六 09:00-21:00 週日 09:00-18:00 (假日營業時間)

智基科技開發股份有限公司附設私立志光法商文理短期補習班-基府教終貳字第1100206627號

【國試論壇】謠言還能止於智者?淺談假新聞對民主政治的衝擊

活動時間:2022/06/15 00:00 至 2022/06/30 21:00止

標籤: 高考三級  

活動摘要:

大台北志光基隆數位公職專精專辦: 高普考、初等考、地方特考、警察考試(一般)(內軌)、司法、鐵路、移民署、關務、海巡、外交、原住民、退除役、國營事業、郵局、台電、中油、台糖、台水(自來水)、教師甄試(檢定)、會計師、記帳士、警專、升學、高中升大學、學測、指考、國中會考、律師、司法官、各類特考、志光超級考試王、轉學考 請洽《基隆志光數位學院》

基隆志光搬家了~

行政趨勢

一、後真相的社會:假新聞的政治心理學根源
    隨意找個搜尋引擎,鍵入「假新聞」這個關鍵字,不難發覺它已躍居一年來最火紅的全球政治議題。從美國川普總統的「通俄門」疑雲、臉書所引爆的演算法爭議、再到我國去年底的九合一地方政府改選,「被扭曲的政治訊息」是貫穿其中的議題軸線:因為有人因它而得利,也有人因它而百口莫辯;它,儼然成為「後真相社會」的影舞者,在政治發展進入資訊科技主導的當下,實有進一步探討之必要。
    資通科技(ICTs)究竟對民主政治會造成何種影響?著名政治學者巴柏(B. Barber)歸納出三種可能的劇情: 
1.「潘格洛斯劇情」(Pangloss Scenario)的樂觀論:肯定網際網路可以解決民主政治長久以來的問題,能民眾直接連結起來,有助強化社群意識、社會信任與公民接觸。
2.「潘朵拉劇情」(Pandora Scenario)的悲觀論:認為網路社群就像是打開來的潘朵拉盒子,特別是「數位落差」(digital divide)因素,若以網際網路來操作民主,一個原本就不平等的社會將會更形惡化。
3.「傑佛遜劇情」(Jeffersonian Scenario)的實用論:認為網路社群對實體社會的影響並沒有我們所想像的那麼負面,主張我們現在所要做的是從具體實踐的個案中尋找網路社群對民主政治的真實影響,然後據此務實地調整它的負面作用並漸進式的進行民主改革。
很遺憾地,以目前假訊息在全球網路空間蔓延的狀況來衡量,第二種劇情較貼近當前的實踐場景。

    對於這個全球熱議的趨勢,美國桑斯汀(C. R. Sunstein)教授指出,假新聞的政治現象跟「陰謀論」的出現與散布有極大的關聯。那甚麼是「陰謀論」呢?桑斯汀教授給出了一個操作型的定義:
「陰謀論試圖用有權勢者的密謀來解釋某些事件或做法,而這些有權有勢的人也成功隱藏了他們在其中扮演的角色」
究言之,鍵盤前那個人的真實心思意念與電腦螢幕所顯現的文字,兩者之間所呈現的是模糊的連結,特別是在網際網路社群所標榜的「匿名發言」的情境之下,審議民主所企盼的「無知之幕」甚至「慎思明辨的理想言談情境」或許並不如想像中的容易獲致。

    然而,「陰謀論」又是如何在當今社會散佈出去的呢?桑斯汀教授對此以一種類似政治心理學的角度,提供我們對這一困擾現象進行探索的蛛絲馬跡:
1.陰謀論者的特有習性:
令人相當好奇的一件事是到底哪些人會特別受到扭曲的網路訊息的吸引呢?根據研究顯示,對政治較不信任的人、自尊心較低的人以及傾向反抗權威的人,比較容易相信證據薄弱或敖無根據的假訊息。
2.殘缺的認識論:
這點跟「有限理性」或「選擇性的認知」等概念很接近。主要的意思是我們對這個世界所知道的其實相對而言並不多,而且也不見得正確,麻煩的是我們偏偏「只相信」這麼一丁點的有限資訊。桑斯汀特別指出了許多政治極端主義者屬於這個解釋範疇。換言之,極端主義並非出於非理性,反而是因為他們所擁有的判斷資訊很少,但他們卻以這麼一點「僅知的相關訊息」來支持甚至強化自己的極端態度與偏激看法。
3.謠言與臆測:
它們之所以看似合理,可能是因為它們為憤怒與責難提供了替代的出口。換句話說,某些引起憤怒的悲慘事件有可能因為這些臆測及謠言而令相關人等產生快慰或吻合這些人根深蒂固的信念。
4.社會流瀑(social cascades)的作用:
這個抽象名詞類似「資訊超載」概念,簡單地來說是指在資訊氾濫的網路世界中,消息來源的判斷、證據的確認乃至訊息噪音的釐清都是極不容易的工作。在這個無法脫身的流瀑當中,又會因為四個「角色」進而助長假消息的傳播:
(1)資訊的角色:在一個關係緊密或孤立的社會網絡之中,倘若一群資訊門檻比較低的群族率先接受了這些假消息,有可能會為其他人帶來不小的資訊判斷壓力,最後逼使大多數人也接受了這個扭曲訊息。
(2)名聲的角色:主要原因在於多數人會想要迎合他人或是避免招人討厭,有可能為了維持別人的認同而產生從眾行為。
(3)既有資訊的角色:陰謀製造者通常會利用某個現成的政治事件,它的作用就像一個扳機,一旦開啟就可能產生連鎖作用,將看似沒有任何客觀證據的風險,歸因於特定的人或事。
(4)情感的角色:扭曲的資訊之所以驅之不去更可能肇因於我們用一個「先決的情緒狀態」來解讀任何一個重大政治事件。在網路上,能夠強烈牽動閱聽人們情緒的誇大故事情節更加能產生這樣的編排效果。
5.群體的兩極化:
如前所述,網路的世界標榜的是「思想的自由市場」,卻有可能是「依情感選擇」而非「依證據選擇」的評價事件。研究發現,網路成員最後往往會採取他們在評議之前就存在的極端立場來解讀現象,在這種情況之下,某些社群網站就很難有「外人的觀點」,那「陰謀製造機」的遂行就更加容易了。
 6.選擇效應:
倘若兩極化的流瀑繼續惡化,整個團體的立場也會開始往特定方向發展,那些對扭曲資訊有所懷疑或不甚認同的人往往就只能選擇離開,整個團體就形成了「同溫層」、「單向度的一言堂」。 


二、假新聞對民主穩定的影響
    假新聞對當前民主政治的推展究竟有多大的衝擊?這是一個不太容易回答的問題。一方面是因為這個新興概念的明確指涉還在醞釀發展當中;它方面則是衝擊面向實在太廣,難以簡語概括。因此,為了聚焦起見,在這個小節當中,本文延續上述摸索,簡單探究假訊息在下列幾個政治發展層面令人擔憂之處。
(一)可能減損「審議民主」的美意 :
審議民主理念的核心意義主要在於經由「討論」來逐步消彌原本代議民主所可能導致的「多數暴力」。渠料,假消息的氾濫卻可能在「同溫層」形成之際惡化這股暴力,並在下述三個面向衝擊網路民主的品質:
1.資訊落差(Digital Divide)的問題普遍存在於網路社會。若無法提供更佳的數位機會,網際網路的使用也有可能加深政治參與的不平等。
2.個人在網路上具有「無限過濾」(Unlimited Filtering)的能力,因此,讓討論只存在於志同道合的人之間。如此一來,審議民主所期待的「彼此有被說服的可能性」理想也將落空。
3.ICTs的匿名性,讓參與者在自由平等參與及公開課責之間,形成兩難,商議式民主強調公開課責和溝通理性,但是線上討論者若得以毫無規範地化名或隱藏姓名,將與商議式民主的言論責任精神相違背。
(二)助長「民粹主義」的氣燄:
儘管民粹政治就正面而言有益於代議政治進行「自我反省」,然而也可能像上述所論,基於網路世界的「群體兩極化」和「選擇效應」,充滿情緒性的「救贖政治」凌駕於「務實政治」之上,「新民粹主義」披裹「言論自由」外衣的結果就有可能造成:
1.虛幻的救贖政治:
民粹主義一再要求政治體制完成「不可能的任務」,不尊重政治運作的核心特質,亦即無法接受在不同的利益之間尋求妥協、了解他人立場、以及明白實踐是一件多麼複雜的事情。
2.缺乏包容:
民粹主義者常常在政治辯論中醜化對方,他們不喜歡「聽別人講」,其論述經常把對手打成邪惡的一方,言論充滿情緒,違反政治過程中需要被提倡的推理、證據、尊重與規則,如此將令政治生活變得非常不自由且缺乏寬容。
3.極端二分:
民粹主義者認為世界上只有兩種人,就是「善良」的人民與貪污腐敗的「政治菁英」;其相信「民意」必須勝利,人民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但是卻無法提出現實的政治處方。 
(三)滋長「宗教基本教義派」極端勢力:
就理論面向而言,宗教基本教義派(Fundamentalism) 將政治(甚至所有個人和社會實體的各種面向)置於宗教教義的「天啟真理」(revealed truth)之下。從這個角度來看,政治與社會生活被認為應該以主要且原始的宗教教義為基礎而加以組織,其方式則可從代表真理的聖典中得到指示。既然有可能將此類原理發展成完整的世界觀,則宗教基本教義派亦可依據「自己的詮釋」而被視為一種意識型態。循此,當網路社群的「殘缺認識」失控發酵時,原本備寄予理性討論的意見交換平台也許就有可能質變成「虛擬宗教基本教義勢力」的孳生溫床。


三、清者還能自清?---如何應對假新聞
誠如一句經典廣告台詞:「科技始終還自於人性」,由於牽涉到「言論自由」與「言論責任」兩派不同價值觀陣營的拉扯,假新聞的應對處理不僅在學界研究上尚在摸索,就連政府實務上也甚為棘手。以下簡單分成「自律」與「他律」兩層面對此議題簡短分享。
(一)    科技使用者的「自律要求」:
進行「事實查核」,特別是比較熟悉的「政治事實查核(political fact-checking)」 乃是近十年興起的報導形式,通常由媒體、獨立機構或非政府組織進行,透過搜索公開資料與訪查可靠消息來源,審視政治人物、社會有力人士、名嘴
的公開發言,判斷言論是否真確、發言是否有歪曲脈絡,達到公民知情(informed)的作用。樂觀來看,這樣的查核至少可以發揮兩項作用:
1.公眾課責:
使政治人物、社會有力人士、名嘴的公開發言基於真確事實,從而對公眾負責。事實查核的存在,理想上希望提高他們做出不實陳述時需付出的成本,使他們在提供不實資訊或歪曲脈絡前能三思後行。
2.提升公共討論的品質:
當公眾在討論重大政策時,事實查核理想上希望能點出一般大眾可能會有的錯誤迷思,透過報導將之排除,使得公共討論能在真確事實的基礎上進行,從而提升討論品質與政策效果。
(二)    政治制度設計的誘因調整:
依新制度主義學派的見解,特定的政治制度將會引導出特定所欲的政治行為。誠如上述,假新聞的政治弊端跟刺激極端主義的興起有關連,那或許我們可以借助民主體制以及選舉制度的再設計,在某種程度上減輕這個難以迴避的刺激,譬如:
1.推動「協和民主」理念:
協和式民主的最大好處在於它強調權力分享〔包含大聯合內閣(Grand Coalition)以及自治等〕,鼓勵政黨提名代表各族群及階層的賢達人士等等,不像多數決式的民主是贏者全拿,強調責任及穩定政治應高於一切,如此比較不利於分裂社會的族群和諧。更重要的是,協和式民主相當程度依賴政治人物的合作,各個族群的領導者必須比其支持者來的溫和,在面對假新聞氾濫所導致的分裂社會現狀下,這種制度設計不失為一帖良劑。
2.引進能形塑「向心力」的選舉制度:
從選舉制度著手,讓候選人的勝選或連任機率從根本上受到各族群的制約,進而不得不照顧各族群的福祉,從而慢慢地拉近族群間的鴻溝或隔閡,最後促進族群和諧。能夠提供鼓勵族群和諧誘因的選舉制度主要有兩種:單一選區下的替代式投票制或稱為選擇投票制(Alternative Vote,簡稱AV)以及複數選區下的單記可讓渡投票制(Single Transferable Vote,簡稱STV)。 

 1可參閱陳敦源,2012,《民主治理》,台北:五南,p.224~225。
 2改寫自C. Sunstein原著,堯嘉寧譯,2016,《剪裁歧見:訂作民主社會的共識》,新北:衛城。
 3此段落來自陳敦源教授研究成果的啟發,可參見黃靖編著,2019,《縱橫政治學》,台北:志光,p.9-38。
 4此段得益於英國G. Stoker教授的啟發,可參閱G. Stoker原著,龐元媛等譯,2017,《別當政治門外漢》,台北:五南。
 5可參閱https://global.udn.com/global_vision/story/8663/2196851.
 6此段得益於吳親恩與李鳳玉兩位教授的研究啟發,可參見黃靖編著,2019,《縱橫政治學》,台北:志光,p.7-75~76。

國試論壇

課程諮詢

超級解惑王

------------------------------------------------ ---------------------------

【想要了解更多考試類科好康優惠

 

基隆市仁愛區忠二路16-1號  (02)2428-0933

基隆數位學院首頁 點擊進入

基隆志光FB粉絲團 點擊進入

其他相關活動